1.国际能源署上调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
北京时间10月9日下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能源署(IEA)今天表示,将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上调至8610万桶/天,较今年增加1.7%。
IEA此前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为8570万桶/天。
IEA称,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加快,这将推动全球原油需求升至高于此前预期的水平,因此上调明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而上调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活动活跃”。
但IEA还表示,“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前景仍具有不确定性”,如果2010年经济增长低于当前预期,那么明年原油需求将显著下降
2.中国粮食产量将创新高 40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10月10日表示,今年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已定,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近40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
最新统计,目前,全国秋收已完成58%,接近六成,秋冬种全面展开,完成了24%。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尽管今年粮食生产面临着基数高、灾情重等多种不利因素,但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强力拉动下,全年粮食生产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
谈到三秋生产,孙政才说,为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今年秋冬种要力争全国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3亿亩,冬油菜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
3.国务院:9措施推进西部经济发展 加快铁路公路建设
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为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回旋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意见》明确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和相关具体项目: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
4.国际对中国外贸施压升级 西方意在逼人民币升值
在全球贸易保护愈演愈烈的风潮中,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老调又被西方重弹,欧美各方对中国外贸施压的行动,正隐隐然升级。
油井管案、轮胎特保案硝烟未尽,钢铁行业纷争又起。6日,欧盟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而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并没有随着已在底部并显露好转迹象的全球经济而有所减退,从各种数据和历史经验来看,这股强劲的保护态势还要持续蔓延一段时间。
对于中国来说,长期内都要为贸易摩擦做好准备,这场争端不仅持久而且广泛。
中国早已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靶心,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中国在这轮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中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据伦敦经济中心的数据,目前各国政府正在计划、或准备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还有134项,其中77项针对中国。
在贸易保护主义之外,越来越多的迹象似乎在表明,下一个国际社会与中国出口争执的对象将回到“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舆论认为,西方重弹“人民币升值”的老调意在转移视线、推卸责任,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减少西方国家的贸易逆差,而且会延缓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