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梧州海事局消息,到12日下午4时,长洲水利枢纽滞留上下航船舶927艘,其中滞留下航船舶803艘。
入秋以来,受少雨天气的影响,上游来水量持续减少,西江水位急剧下降,梧州海事局将长洲船闸过闸船舶的配载吃水限制在2.30米以内,并加强了执法力度,保障了西江航道的安全畅通。进入10月份,长洲水利枢纽入库流量锐降并逐日减少,长洲水利枢纽水域通航压力越来越大,滞留上下航船舶超过900艘。梧州海事局相关资料显示,12日下午4时,长洲坝上水位为20.25米,坝下水位为4.11米,航道水深只有1.31米,当日过闸下航船舶63艘,上航船舶52艘。
针对西江水位下降导致大量的船只滞航的情况,梧州海事局迅速启动《梧州海事局长洲水利枢纽水上交通管制区水上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船闸上、下游锚地、滞航船舶临时停泊区、长洲水利枢纽引航道、龙圩航道的巡航检查力度,维护船舶停泊和航行秩序。加强与航道、港航、船闸等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临时管制措施,加强对过闸船舶的管理。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通航的公告,通过限制船舶签证等措施限制上下游过闸船舶数量,从源头上限制上游各港签证通过长洲的船舶数量。加强巡航执法,从重处罚不如实申报装载货物吃水船舶。加大对长洲水利枢纽上下游水域的巡航密度,及时处置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