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德铭:经济政策和汇率稳定大势不变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日巡视了有着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目前我国外贸形势总体处于企稳回升阶段,向好发展态势明显,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未来我国相关经济政策和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给企业稳定的预期。
陈德铭说,目前总体态势下,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内的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定,在稳定的同时,会在投入的结构、方向和重点上不断微调。他说:“同时,人民币的汇率也要保持基本的稳定,让我们的出口企业以及国内的制造商对于未来有一个可以预期的形势的判断。”
2、中国石化行业9月总产值达6139.7亿元
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9月份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总产值6139.7亿元,创今年以来的新高,同比增长3.3%,结束了自去年底以来连续9个月负增长的局面,环比加快9.5个百分点。
其中,化工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1.9%,环比加快4.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产值同比下降23.7%,但降幅环比收窄13.7个百分点;炼油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2%,实现了自去年底以来首次正增长,环比增加13.3个百分点。
今年1-9月,全行业实现总产值4.68万亿元,同比下降7.9%,降幅比1-8月收窄1.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逐季回升的势头明显。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速为-14%;二季度为-7.9%;三季度为-3.1%。
石化行业协会预计四季度全行业总产值可实现同比正增长。如果国内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目前稳定向好的态势,初步判断,今年年底前石化行业经济可能结束低位回升的态势,进入扩张阶段。
3、中国决定对美欧韩己二酸征收五年的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1日发布终裁公告,决定从明日起对进口自美国、欧盟、韩国的己二酸产品征收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五点四不等的反倾销税,期限为五年。
根据公告,中国对美国相关公司实施的反倾销税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欧盟和韩国。调查机关认定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己二酸产品存在倾销,使中国国内己二酸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10月PMI急升至55.2% 进口指数创18个月新高
中国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第五个月走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宣布,10月份制造业PMI为55.2,升势有所加快。
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以进口指数升幅为最大,比9月上升2.1个百分点,至52.8,为去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值。
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4.5,比9月上升1.2个百分点。
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制造业PMI自去年11月创纪录低点后,于今年3月首次升至50上方。
同9月相比,10月份仅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升幅较为明显,大多超过1个百分点。
在下降的四个指数当中,产成品库存指数降幅较大,为2.1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10月新订单指数为58.5,比9月上升1.7个百分点,升幅最近四个月首次超过1个百分点。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新订单指数都比较高,均达到55左右;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最高,达到60以上。
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两个行业低于50,其余18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8个行业达到60以上。
生产指数10月达到59.3,为去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烟草制品业低于50,其余19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以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为首的9个行业高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