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11月18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松香网综合
2009-11-18
阅读次数:5042
阅读字体 【

  1、中美将延续现有举措保经济复苏

  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谈,就推进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等达成一致并发布了《中美联合声明》。
在《中美联合声明》中提到,关于经济合作和全球复苏,中美双方将延续现有举措以确保强健、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体系,继续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

  中美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与信息交流,共同努力采取调整国内需求和相关价格的政策,促进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贸易与增长。中方将继续落实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家庭收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美国将采取措施提高国内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推动可持续的、非通货膨胀式的增长。双方将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并适当关注货币政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中美双方致力于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将本着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2、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序幕拉开 定价趋于市场化

  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再一次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日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透露,目前发改委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正在讨论中,讨论完成后会尽快上交国务院批准。

  此前,在11月10日,成品油价格完成最新一次调整,随着燃油税开征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油价调整已经日益常态化,而更多的资源产品价格如水价、电价改革也已蓄势待发。

  近期经济复苏而PPI、CPI尚处低位,也被看作是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合适时间窗口。根据统计数据,由于各项应对危机的措施已见成效,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资源价格普遍有所回落,9月份国内CPI同比下降0.8%,PPI同比下降10.11%,较低的价格指数水平给资源产品提价留下了空间。良好的经济增长形势和较低的通胀压力,无疑是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好时机。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担忧,一旦大规模价格改革实施,势必引起多种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度涨价,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