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改委专家:资源性产品价格应该上涨
中国资源性产品、水电等公用事业的价格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旨在使价格变动更为透明的价格听证会也因此被一些民众称为“涨价会”。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今天表示,中国资源性产品价格等过去实行的低价具有福利性质,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收入水平提高,客观上应当上涨。
该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实行带有“福利性”的低价格政策。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逐步全球化,资源性产品、大宗商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价格由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低价格政策客观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位专家以水为例指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是十三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水污染日益加重,治理成本大大提高,而水价长期偏低、污水处理费不能弥补治理成本,进一步加剧了用水紧张和水污染状况。因此,价格听证会大多是“涨价会”有其历史必然性。
2、权威人士预计2010年新增信贷目标7.5万亿左右
权威人士预计,2010年新增信贷投放目标定在7.5万亿元左右。他表示,金融监管机构今年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未来将出台具体措施防止商业银行在月末、季末时点贷款“冲规模”的现象出现。此外,今年货币政策将更强调灵活性和针对性,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回收流动性。
在平稳放贷的基调下,7.5万亿的信贷投放目标,“既考虑了今年经济增长所引发的信贷需求,也是在防控风险前提下监管机构可以接受的信贷投放规模。”但是,相对于2009年9万多亿的天量新增贷款规模,2010年信贷降幅可能接近甚至超过20%。不过,比起2008年的4.9万亿,以及更早年份的新增信贷投放规模,这一目标仍然相当宽松。
据分析人士测算,2010年新增7.5万亿能够保证24%左右的月均城镇固定投资实际增长率,固定资产形成大约能拉动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在外需改善和消费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全年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