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人民币贬值6.1% 出口复苏增大升值压力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3.78,较上月略有反弹,停止了其连跌三月的“颓势”。但是,纵观2009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达6.1%。去年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环比略升,要归功于同期美元指数的反弹。数据显示,去年12月2日美元指数开始反弹,由74.43冲高至12月22日的78.45。
而去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达6.1%,也与美元的走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成也美元,败也美元”。根据央行每日公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一直在6.83左右窄幅波动,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而美元在去年的国际市场上下跌明显,据记者计算,2009年一年期间,美元对英镑下跌10.5%,对欧元下跌2.36%,兑澳元更是贬值达27%。
去年全球经济依旧低迷,我国的出口量下滑。因此,在美元弱势的情况下,人民币和美元保持稳定是明智的选择,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有利于对国际市场的出口。
2、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通胀若超4%央行将提早加息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09年CPI数据,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通胀若超4%将引发提早加息,而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将高过下半年。
专家表示,加息与否取决物价和经济数据是否表现过高,预计二者于今年全年表现将为前高后低,故上半年加息可能性高于下半年,预料最快于第二季加息,但相信加息不会引致热钱流入。独立经济家关焯照亦表示,未来两三个月,中央还会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之后便会着手调整利率,预计息口将在第二季上调,但加息不会过快,幅度亦不会很大。
央行本月12日出其不意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开始揣测加息会否提前到来;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通胀率。中央智囊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指出,今年的通胀率目标为4%,如果出现超乎预期的通胀,人行或将采取各种政策进行调控。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认为,若通胀率超过4%警戒线,中央政策可以出台紧缩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