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行长称国内通胀已显现 银行放贷状况稳定
1月的系列宏观数据将在本周揭晓,CPI数据将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昨天在悉尼出席澳洲央行组织的讨论会间隙,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通货膨胀已经显现,虽然仍处于低位,但中国必须对目前的形势保持警惕。此外他还指出中国银行业放贷的步伐稳定。
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月经济数据,各方预计1月CPI同比增幅基本维持上月水平,输入型通胀因素可能起到决定作用。各方对CPI的预测区间集中在1.7%-1.9%之间,较去年12月基本持平,预计上半年将保持上行。
有专家认为,之前的货币投放将促使需求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胀的风险。不过由于国际国内过剩产能的存在,2010年的通胀风险仍然可控。但值得警惕的是,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回升,闲置产能将逐渐减少;而如果货币政策不及时正常化将导致总需求过度增长,从而增加长期通胀风险。
2、2009年中国出口全球第一确立
去年三季度开始,包括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都预言“中国出口全球第一”已是定局。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
德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德国年出口总额为8032亿欧元,相当于112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18.4%,少于中国的12016亿美元。中国的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
事实上,从去年年末的各项统计指标来看,中国经济表现抢眼,不仅表现在外贸指标。2009年中国国内新车销量也超过了美国跃居全球首位,更有预计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取代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