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I创18月新高 M2增速连续5月回落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创近一年半以来新高,环比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1.48%,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
2、负利率通胀压力考验央行 专家称加息宜早不宜迟
7740亿元,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出此前普遍预期的6000亿-7000亿的水平;同样超出市场预期的,还有当月的CPI、PPI增速。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CPI同比上涨2.8%,与上月相比,同比增幅扩大0.4个百分点;而PPI继续大幅攀升,同比上涨6.8%。
央行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4月,尽管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回落至21.48%,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与M2减速走势不同,4月狭义货币(M1)却再度出现反弹,同比加速1.3个百分点至31.25%,M2与M1之间“倒剪刀差”继续扩大。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向本报表示,M1反弹,M2、M1之间剪刀差扩大,货币活期化趋势明显,暗示通胀风险有待进一步释放;通胀压力之下,央行货币收缩力度已赶不上货币扩张速度,应毫不犹豫启动加息。
3、新能源汽车国家细则5月底出台
5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引起汽车业内人士关注。通知指出,要继续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5月底前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而上周,科技部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透露,即将出台的私人用新能源车补贴标准,将与公务车的相关补贴标准相差不大。
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车最低补贴4000元,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补贴最高为25万元。
4、中国4月原油进口2117万吨创历史新高
海关总署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进口原油2117万吨,相当于每日进口517万桶,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4月份日原油进口量超过去年12月份创下的略高于500万桶的纪录,总进口量较上年同期的1617万吨增长31%。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