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岭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周海龙说,2009年,依托扶贫性危房改造工程和国有林区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该局改造、新建住房672套,改善了霸王岭林区90%的职工住房条件。霸王岭林区生长着大面积的天然南亚松林,丰富的松树资源为霸王岭林业局发展松香加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政府大投入成就林密民富
2008年1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2012年,将我省现有1345.78万亩公益林的补偿基金标准从每年5元/亩提高到每年20元/亩,并用5年时间将我省现行财力性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在现有2000万元的基础上提高到6000万元。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建立及其补偿标准的逐年提高,使全省公益林管护建设得到了有效的资金保障,霸王岭林区也是受益者。周海龙说,随着政府投入的逐年加大,林区工作上的经济压力逐步得到缓解,林业工作者的生活更是得到了改善。
2005年,霸王岭林业局在岗职工的人均月工资仅有680元左右,去年,该局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提高到了1400多元,其中,护林员更是达到了人均月收入1800元。周海龙说:“大家现在越来越有干劲,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统计数据显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10年来,霸王岭林区森林覆盖率从86.4%提高到了94.6%。
开拓接续替代产业
在外人的眼里,林区林场要想发展经济,只能依靠砍树卖木材,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但是,2000年霸王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彻底断了这条所谓的发展之路。
作为山里人,靠山就要吃山,但不得不换个“吃法”。在引进和开发项目上,霸王岭依托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水电等绿色能源、特色种养与加工等接续替代产业。
2006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审批,霸王岭林区获准设立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2008年,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森林旅游业成为霸王岭林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林区内水力资源丰富,霸王岭林业局通过独资、合作、入股等形式,筹集资金6700多万元,大力发展林区小水电,建成10座总装机容量达1.1万千瓦的小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3000万度。
霸王岭林区生长着大面积的天然南亚松林,丰富的松树资源为霸王岭林业局发展松香加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依托这一优势,霸王岭林业局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对松香加工进行改造,使松香生产能力从每年600吨提高到了3000吨。同时,该局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积极培育后备资源,截至2008年,累计在宜林荒山营造松树林5万亩,为林区松香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海龙说,霸王岭林业局自有经济一块每年可收入1300万元至1500万元。可以期待,再过若干年,霸王岭的旅游度假、森林食品、绿色能源等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起来了,国家给的天然林保护补贴就是“小钱”了。
松香网点评:
1、从以上新闻看出,一棵树带动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了一方农民。
2、我国政府对林业产业经济的投入大幅增长,说明我国生态资源保护重视程度正在提高。目前,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已不符合可持续性利用的经济社会转型标准。作为以提供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的林业来说,具备环保、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优势。
3、在天然南亚松的松香加工业发展进程中,争取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合理保障,应该有计划、按步骤踏实进行,还要防止人为偷踩松脂、乱伐林木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