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尚未走远,上万广东东莞外贸企业如何继续趋利避害,又如何在新兴国际市场占得先机?昨日,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给全市千余名企业代表上了这一课。同时,所有企业还可免费享用由东莞检验检疫局牵头研发的《原产地优惠关税查询及应用系统》,掌握更多关税优惠方面的信息及措施。
据13日东莞检验检疫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局共签发优惠产地证书计94796份,总金额达2139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02%和8.00%。“通过数据不难看出,随着美国和欧盟传统市场的日益饱和,东莞外贸企业开始青睐新兴市场,尤其是对东南亚和东盟等国的贸易,有明显加速。”该局产地证管理科科长赖梅华分析。
免费使用查询系统
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少彤昨日说,金融危机尚未过去,东莞进出口贸易面临转型挑战,企业需继续提高产品质量,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目前东莞进出口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
“所有企业都可以免费使用《原产地优惠关税查询及应用系统》,该系统成功开发了优惠关税、原产地标准和相关政策的综合查询平台,企业能及时了解产品的优惠关税幅度及相关原产地标准,有效地利用关税优惠政策,规避国外关税壁垒,降低出口成本,促进产品出口。”詹少彤说。
据悉,该系统是由国家质检总局立项的专项科研课题,并由东莞检验检疫局牵头研发,已经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的鉴定。企业通过登录该系统,可以了解相关产品的各国关税优惠情况,实现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利益及效益的最大化。
据介绍,原产地优惠证书被誉为“纸黄金”,历来是助力产品出口的利器,不仅可以为对方客户争取到关税优惠,同时也是出口企业分享利润、稳定客户甚至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优惠证书签发同比增长13.02%
据该局透露,2010年1月—6月,该局共签发优惠产地证书94796份,总金额达2139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02%和8.00%。优惠原产地证书包括《普惠制原产地证》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其中前者共签发85553份,总金额为18905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01%和4.51%;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共签发9243份,总金额为24931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28%和44.57%。
就区域性优惠原产地来说,东莞对东盟、智利、巴基斯坦等自由贸易区增长十分具有代表性。其中,东莞检验检疫局就东莞企业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2934份,总金额为71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0.55%和137.10%;对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1420份,总金额为392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46%和71.12%;对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866份,签证金额为7164万美元,同比增长113.83%和170.95%;(彭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