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将建国家级流通数据库 为内外贸提供预警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日前撰文称,“建设国家级流通领域数据库,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贸、外贸、外资、对外合作、对外投资等领域的信息搜集与统计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建立国内情况变化和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预测预警机制”。
信息不全面、不畅通不仅影响着生产、消费的整体发展,在频频出现的农产品爆炒中也是“居功至伟”。今年5月,蒜价 “一路高歌”,绿豆价格紧随“蒜你狠”,也上演一场暴涨暴跌的“豆你玩”。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国家级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随时监控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市场标价,也有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但要达到“预测预警”效果,形成统一体系的数据公布机构、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至关重要。
2、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三季GDP料增9.2%
国家信息中心昨日发布报告称,在库存回补结束、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基数抬高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通胀预期有所减弱。初步估计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2%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3%左右。
报告指出,加大对新兴产业、民间投资、保障房建设和已开工在建投资项目支持应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增速回落至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