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留下的后遗症
为何虫害会在今年呈现出大规模暴发的态势?祖德江说,粉蠹虫之所以会侵袭大庄乡,是由于去年7月以来这里基本上没有降水,干燥的气候为粉蠹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加之气温持续偏高,形成暖冬,成虫没有被杀死,导致粉蠹虫大量繁殖。“成千上万的害虫在短时间内暴发出来,就好像日军袭击‘珍珠港’般让人猝不及防。”祖德江所说的,也正是我省今年遭受虫害侵袭最关键的因素。
“如果要给今年云南省害虫的种群数量画一个曲线图的话,那一定是一条向右上倾斜的直线。”徐伟说,在云南主要有两种害虫,一种是蛀杆型的小蠹虫,一种是食叶型的松毛虫。巧合的是,这两种害虫都“耐旱喜阳”,而去年以来的干旱正好为害虫提供了高速繁殖的温床。由于今年以来森林火灾频发,更是为有害生物的暴发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火灾过后的森林抵抗力下降,这使得一些有害生物以这一片区为中心点快速繁殖并扩散开来,就连往年种群规模较小的扁叶蜂和华山松木蠹象等害虫,今年都呈现出种群暴发的态势。”
除此之外,干旱对树木抵抗力的削弱也为虫害暴发提供了另一个有利条件。“打个比方,如果是一棵正常的松树,树干一旦被松毛虫蛀洞之后,很快就会有松汁流出来封住洞口,让松毛虫无法下口。然而干旱导致松树水分不足,无法分泌松汁,松毛虫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在树上蛀洞产卵,最终导致松树的死亡和松毛虫种群的扩大。”除了这些自然因素,徐伟说人为因素也不能忽视。“由于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意识不足,许多生意人在运输木苗时逃避检疫,使得一些带有病虫害的木苗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害虫也实现了地区间的扩散。而对于一些涉木企业的监管不力,也使得虫害实现了跳跃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