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日前发布专业报告,公布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2010年上半年发生情况,并对下半年发生趋势作出预测。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为害有抑有扬,总体平稳。据统计,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2678万亩,同比下降4%。在发生的病虫害中,虫害面积居首,为9704万亩;鼠(兔)害次之,为1714万亩;病害再次,为1260万亩。此外,全国发生有害植物56万亩。
总体:发生为害呈现七大特点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为害有7个明显特点:松树钻蛀性害虫上升明显,局部成灾严重;松树、杨树和经济林病害发生面积增加,为害程度加重;食叶害虫发生期推迟,发生量降低,为害程度总体减轻;一些突发性病虫上升,局部成灾;外来有害生物出现新扩散;鼠(兔)害在西部地区为害较重;有害植物为害进一步增加。
成因:异常气候条件难辞其咎
去冬今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特大旱情,东北、华北大部发生大范围持续低温天气;入夏以来,我国又出现南方大部持续暴雨、北方大部持续高温的灾害天气。报告显示,异常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为害。
去冬以来,西南遭遇特大旱灾,导致松毛虫等食叶害虫、切梢小蠹等松树钻蛀性害虫偏重发生,受害树木达1204万亩。在北方,冬春季气候异常持续低温,造成果树、杨树大面积受冻,引发溃疡病等病害加重。春尺蠖、草履蚧、美国白蛾发生期较常年推迟5天~7天,但局部种群数量增加,为害程度加重。进入5月以后,受南方持续暴雨影响,江南、华南大范围松树、经济林受害,林木健康状况明显降低;直接减少了害虫虫口数量,延缓发育进度;湿度大有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将引发松树枯萎、油茶炭疽等病害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持续高温造成杨树食叶害虫、美国白蛾、松毛虫等害虫为害加剧,但较上年同期减轻,而蛀干害虫受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