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进一步企稳 全年有望实现物价调控目标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进一步企稳。8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5%,涨幅创近22个月新高,新增人民币贷款5452亿元,M2增速在连续7个月回落之后,8月重现反弹。分析人士认为,全年有望实现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在未来物价可能回落的情况下,年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CPI3.5%的涨幅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加息的猜测。对此,多位专家表示,尽管8月份物价涨幅创新高,但考虑到未来物价涨幅有望平稳回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确定性,利率不大可能大幅上调,年内仍以保持稳定为主。但如果物价涨幅继续走高,也不排除央行小幅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以改善负实际利率状况,管理通胀预期。在货币信贷平稳回落、目前准备金率水平已经较高、跨境资本流入积弱的情况下,准备金率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2、人民币汇率意外创新高 预测难度增大
上周五,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6.7625创汇改以来新高,令市场感到意外。以当日的中间价计算,人民币自重启汇改以来已升值1.00%,而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为19.93%。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意外变化加大了把握汇率取向的难度。分析人士表示,自6月19日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多数时间和美元指数紧密呼应,即美元上涨人民币就出现下跌,反之亦然,他们按照这一思路预测人民币走势,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上周五的变化在市场预测之外,而他们也无法确定人民币中间价何时会重回追随美元的模式,近期汇率波动可能会比较剧烈,而这将明显加大银行和涉汇企业对汇率的判断和相关操作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