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行:今年中国GDP增10% 不存二次探底之忧
在美联储公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之际,世界银行11月3日在其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国和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预测报告。在最新的《中国经济季报》中,世行将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此前的9.5%调高到10%,并指出,在各项因素的影响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健康态势。
世行指出,“十二五”规划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改革重点,对刺激国内需求和发展服务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行还将2010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从之前预测的2600亿美元上调至3200亿美元,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从今年9月的2.65万亿美元升至明年的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之首。有分析师认为,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和热钱涌入是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美元贬值也导致其他非美元外汇储备价值增加。
与此同时,世行报告认为,全球经济进入了增长放缓和不确定性并存的时期,但是仍不存在“二次探底”之忧。
2、央行释放收紧货币信号 继续引导逐步回归常态
“所谓‘适度宽松’的表述已经不重要,未来货币政策将明确趋紧。”
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2日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下一阶段将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
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举表明货币当局已开始酝酿刺激政策后的常态回归。
3、央企提前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
中央企业正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排头兵”。2009年与2005年相比,中央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6.85%,化学需氧量减少33.04%,提前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参加节能减排考核的190户中央企业,其节能目标为2675.75万吨,到2009年底,实际完成了4139.38万吨,完成考核目标的154.7%。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规划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中央企业始终明确,必须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发挥示范作用。为确保中央企业完成任务,国资委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中央企业如果节能减排做得不好,或者发生重大环境责任事故,即使利润再高,考核时也可能面临降级。
4、58种蔬菜价格出现上涨 食用油价格上涨明显
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36个大中城市的鸡肉、牛肉、羊肉、食用油、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多种商品价格上涨。记者从本市新发地、水屯等市场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相比,58种蔬菜价格出现上涨,其中5种蔬菜价格涨了两倍多,分别是香菜、菜花、雪里蕻、莴笋、菠菜。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猪肉价格稳中略升,鸡蛋价格有所回落,牛羊肉和鸡肉价格继续小幅上涨,食用油和蔬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