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大宗商品大幅回调 油脂类品种领跌
昨天,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全面回调走势,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主要上市商品全线下挫。其中,油脂类品种整体跌幅接近4%,塑料大跌3.48%领跌化工品种,金属期货承压下行,沪铜、沪锌跌幅均超3%,农产品中豆类、玉米、强麦也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地缘政治动荡引至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投资者情绪不安而纷纷逃离风险资产,加上对国内政策紧缩预期等的忧虑,市场氛围仍然偏空。
兴业期货分析师林玲指出,地缘政治不稳定拖累前期强劲的美国股市高位回调,除原油和黄金外,其余的大宗商品因前期涨势可观也遭遇部分多头锁定利润而迎来了短暂回调。不过,鉴于中东和北非的紧张局势大范围蔓延的可能性不大,对全球资本市场只是短期冲击。
2、10亿元 3月央票重回地量发行
由于当前利率水平仍制约着机构的央票需求,在经历了上周的短暂放量之后,本周3月期央票发行量重回10亿元的地量水平。
周三公告显示,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央行2月24日(周四)将发行2011年第九期中央银行票据。本期央票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10亿元,低于上周四的100亿元。分析人士表示,在各期限央票品种发行利率迅速全面企稳并触及一年期定存利率的“天花板”之后,本期央票发行利率预计将继续与上期持平;而3月期央票再次降至10亿元的地量水平,表明在当前利率水平下,央票仍缺乏放量基础。因此,公开市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可能仍将很难成为资金回笼的“主战场”。
3、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季回落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四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0,比上季度回落4点,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回落。83%的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物价将上升,上年这一数字仅为68%。
调查显示,83%的消费者预计未来12个月价格总水平将会上升,较上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上年同期该比例为68%。有67%的消费者预期未来12个月房地产价格上升,比上季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
4、纽约油价盘中破百
由于北非重要产油国利比亚暴力冲突升级,国际油价23日继续飙升,纽约市场油价盘中冲破每桶100美元,伦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
当天,利比亚暴力冲突继续升级,市场担心该国石油生产基础设施将受到损坏,石油供应或将长期中断。纽约油价因此获得上涨动力,并在盘中破百,为2008年10月以来首次冲上三位数。
到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68美元,收于每桶98.10美元,涨幅为2.81%。伦敦市场4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47美元,收于每桶111.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