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3月16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财经网
2011-03-16
阅读次数:2763
阅读字体 【

  1、国家统计局4月起公布经济统计环比数据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统计局将在今年4月份公布一季度同比数据的同时,发布一些主要指标的环比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
 
  马建堂表示,当前有几项改革要马上推进,首先是建立主要统计指标环比制度。“我国统计长期以来基本没有环比数据,这种状况要改变。”除环比数据外,国家统计局还将推进包括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业增加值科学核算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2、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据商务部15日发布的“商务预报”监测,上周(3月7日至13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生产资料价格回落。据监测,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2.2%;肉类价格小幅上涨。主要生产资料中,矿产品、有色金属、钢材、建材、农资价格下降。
 
  3、2月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政策难马上放松
 
  总体看,2月经济数据意味着国内通胀形势的好转速度没有预期那么乐观。抛开CPI和PPI同比涨幅超预期不说,对未来通胀形势保持谨慎的理由依然不少。首先,2月CPI环比上涨1.2%,而1月CPI的环比为1%。其次,PPI同比涨幅创出本轮通胀以来的新高7.2%。最后,农产品价格出现反弹,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0%,环比上涨3.7%。
 
  央行高层的最新表态也说明,加息确实在管理层的考虑之中。至于对抗通胀的另一价格型工具汇率,周小川指出,应对通胀的工具中不侧重于应用汇率政策。这与3月5日外管局局长易纲的“人民币汇率将很快达到均衡状态”的表态相近。这可能暗示着,未来国内抗通胀主要将依靠利率工具,而人民币升值速度将放缓。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放量发行央票将继续回收新增外汇占款。由此看来,企业恐怕还得熬一熬货币政策收紧下的“苦日子”。
 
  4、中国连续三月减持美国国债 1月份减持54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1月份减持5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不过中国目前仍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由12月份的1.1601万亿美元下降至1.1547万亿美元。去年12月份和11月,中国也曾分别抛售了40亿、11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上月美国财政部公布初步数据时,中国到2010年12月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下降至8916亿美元,就在人们以为中国作为美国头号的“债主”的地位可能被日本赶超时。美国财政部于3月1日发布修正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持有美债总数达1.16万亿美元,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这一数据较此前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多出了2680亿美元。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比日本也一下高出了2778亿美元,稳稳坐牢美国“债主”地位。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