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一直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广西梧州市,农业在三产比重占比较大的分量的县域当中,工农业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荣辱与共。
从苍梧县涉农的工业企业的发展来看,已初步出现或即将面临工业生产原材料不足的局面,或者说这些工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材料的供应已成其发展的瓶颈。然而,对农依赖程度高的工业企业,基本没有建立反哺农业的机制,仅是类似货物流通的交易关系,没有为推进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运用“有形的手”(即政府的政策干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有效手段,政府目前也已综合考虑了通过对各种资料的整合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并且已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像农业原材料供应方面的东西,必须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理顺,也就是说,要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引导以及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在如何推动农业产业化上下功夫,使农业在向工业提供原材料时确保数量和质量,极大地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尽可能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双赢。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即选择工业企业需要的品种推进产业化。这实质上是落实和完善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订单农业。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企业合同兑现难、农民单方毁约常发生的现象,政府要积极提供组织和协调服务。为了进一步保障订单农业的实施,除了进一步培养社会的诚信程度的同时,应突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公司+行政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二)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延伸到农业生产的每个角落。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平衡施肥,即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农作物的营养需要和土壤养分的丰缺“开出药方,按方配药”,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合理施肥。它既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合适的养分,为农业生产节省成本,也可为农业减少污染源,实现科学种植。目前我市的各测土配方施肥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都已成熟,包括机构、人员、设备、技术都已形成了一支农业系统的生力军,但由于种种原因,测土配方施肥在项目推广和技术应用方面,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好像主要应用在水稻的种植方面,让人不禁扼腕,若在推进产业化的项目上应用将大有可为,使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三)根据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奖励政策。由于农业产业存在着受气候影响较大,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的天性,故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对它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对农业的扶持也符合WTO的规则。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应突出扶持农业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强化农产品特色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现化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步伐,使之能更好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四)根据本地工业对农业产业的原材料依赖情况,引导企业制定反哺农业的政策,以期实现工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在这方面,蒙山县桑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并且这个成功的范例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制。比如林化产业,松脂加工企业应考虑依据收购松脂的数量或签订供销合同,通过松脂专业合作社向其所属的脂农提供松脂生产方面的生产补助或所需生产资料,使脂农除了在销售松脂取得收入之外,还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帮助,可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另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原料价格的不合理增长。
另外,对本地范围内未上规模或未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应考虑向周边已有的龙头企业靠拢,向其提供原材料的同时,争取享受其制定的扶持政策,实现与其良性互动。对农业产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的,应充分考虑建立或引进相应的龙头企业,以期得到更为稳定的带动,使双方都能不断向前发展。(钟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