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机构预测7月CPI将创新高 8月加息预期增强
国家统计局将于下周二(9日)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记者昨天综合多家研究机构和专家的预测结果看,基本上预计7月CPI涨幅与6月大致相当,部分机构甚至表示7月CPI将超6月成为年内高点。有鉴于此,市场对8月再次加息的预期增强。
兴业银行[13.14 -0.23% 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CPI在6月份创出新高后,预计在7月还将继续上冲至6.5%左右的水平,环比也继续显著高于历史正常水平。中信证券[12.23 -0.24% 股吧]预测指出,7月份CPI同比上涨将超过6月份的6.4%达到6.5%,PPI也将超过6月份的7.1%达到7.3%。东吴证券更预期7月CPI同比上涨6.5%至6.7%。
国泰君安证券预测7月CPI同比增长6.3%,增幅低于6月的6.4%。报告表示,7月第二周,猪肉价格出现回落,同时该周也是商务部监测的食品总价格在近一个月内首次环比下跌。东北证券[19.18 0.68% 股吧]等机构的预测值和国泰君安相同。
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一月一提准”和“隔月一加息”的节奏,使得市场纷纷预测,8月加息在即。
2、购车加价费拟征收购置税
加价购车的车主可能将增加购置税支出。记者昨天获悉,国家税务总局起草了《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修订稿初稿,修订稿拟对购车款之外的增配费、装饰美容费、加价费统一开票征税。修订稿中称,此举并不意味着对加价售车是否违法予以肯定或者否定。
消费者购买紧俏车型,经常被要求加价提车或在4S店内做价值数千元的车内装饰,而目前这部分消费金额并未开具在机动车销售发票上,因而不用缴纳购置税。而根据《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修订稿,今后,加价费、装饰美容费以及增配费(如增配GPS、倒车雷达等)也拟统一计入车辆购置税征收范围。
修订稿原则规定,应推行车辆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管理。修订稿增加并完善相关规定,统一价外费用政策,增加增配费、装饰美容费、加价费三项,剔除保险费、上牌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三项。
国税总局称,汽车增配费、装饰美容费、加价费是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购车价外费用。价外费用避税风险较大,属于反避税范畴,而代收代交保险费等容易确认,避税风险较小。现行规定既不合理,也与增值税等其他税种规定不一致。
税务部门要求把车辆价款和价外费用全部开具在同一张机动车销售发票上,主要是便于控管,实现以票控税的目的,也解决目前有的费用开票、有的不开票、有的开机动车统一发票、有的开其他发票的混乱状况。
修订稿还明确,凡不按规定开票的,主管税务机关应依发票管理办法对经销商进行处罚。
3、流入压力不减 外汇局高举狙击热钱大旗
日前召开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长座谈会上传出信号,下半年我国外汇收支可能仍将面临较大净流入压力,仍要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和跨境套利资金流入。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外汇净流入压力较大,这从银行结售汇的数据可见一斑。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高达2738亿元,占去年全年的近70%。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曾撰文,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之下,人们持有外汇的意愿降低,所以从境外流入的资金基本都净结汇给银行,体现为银行的代客结售汇顺差。所以,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是监测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指标。
下半年,这样的情况或许能有所改观。外汇局明确表示,下半年要把减缓银行结售汇顺差过快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外汇净流入增多也引发市场对于“热钱”规模的担忧。其实,外汇局对“热钱”一直保持打击力度。今年上半年,外汇局加强银行结售汇头寸、转口贸易收汇、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的管理,进一步下调2011年度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总规模,遏制违规资金流入。
外汇局透露,今年上半年,外汇局重点对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资本金结汇、短期外债等项目开展专项检查,查办重大违规案件,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共结案1865件,涉案金额160多亿美元。
对于下半年,外汇局指出,要以防范和打击“热钱”流入、稳步推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外汇管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方面,要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和跨境套利资金流入。继续保持打击“热钱”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外汇违规收结汇。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便利购付汇,抑制市场主体套利性跨境资产运作,减缓结售汇顺差过快增长。对合法合规的外汇资金流动,要继续给予政策便利。
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进出口核销改革试点的准备工作,稳步推进进出口核销改革。进一步加强贸易管理部门间联动协调机制,为进出口核销整体改革奠定基础。
4、人民币对美元创新高 今年来升值幅度达到0.29%
受隔夜美元大跌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中间价4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中国外汇交易 中心数据显示,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386,较上一个交易日走高55个基点。至此,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25.96%,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0.29%。
近期,外汇市场再次将关注焦点转向经济基本面。由于美国近期公布的数据连续不佳,导致市场对于美联储将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甚至可能推出QE3的预期增强,美元指数3日大幅下挫,收盘跌破74关口,跌幅达到0.83%。
不过,美元跌势在8月4日得到逆转。美元贬值之际,避险资金涌入瑞郎、日元,推动瑞郎和日元均创出历史新高,进而引发了瑞士、日本入市干预。8月4日截至北京时间17:15,美元指数强劲反弹至74.79,涨幅高达1.26%。受美元在国际市场走高影响,4日人民币即期外汇交易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询价汇率一度冲高至6.4491,尾市收于6.4390,较上一交易日走高49BP。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市场干预使得美元暂时反弹,但美国债务问题、经济二次衰退风险等因素均对美元不利,预计美元贬值周期将进一步拉长。从这一角度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之旅也有望在双向波动中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