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高CPI遇上全球市场动荡 央行加息或趋谨慎
一边是最新出炉的7月CPI——6.5%的同比增速创下37个月新高;一边是在评级风雨中飘摇的国际金融市场,这样的经济格局,给中国央行带来不小的难题——加息还是不加?市场传来的声音显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可能使央行出手更趋谨慎,延缓加息。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环比上涨0.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环比持平。这显示当前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2、发改委: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有所回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认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他说,从具体商品看,大宗商品价格呈趋稳或回落态势。随着国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各项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粮油、生猪、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食品类价格涨幅已经趋稳或出现了下降。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上下游传导压力有所减弱。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环比价格大幅回落,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逼近6.43再创新高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305,较前一交易日走高百余基点并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8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305元,1欧元对人民币9.212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8.229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2385元,1英镑对人民币10.5624元,人民币1元对0.4663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4.3915俄罗斯卢布。
4、国内成品油贸易商停止进货 业内预计月底调价
国际油价暴跌及国内汽柴油调价可能临近的影响,国内成品油贸易商正在停止进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8日表示,国内油价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平均价格跌幅,暂时没有达到4%的边界条件,如果今后国际油价持续在目前价位波动或继续回落,国家将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有媒体据此预测,若国际油价小幅波动,维持在105美元/桶左右,国内成品油的调价窗口最早会在本月29日出现;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下滑,维持在103美元/桶左右,调价窗口就将于本月25日前后出现。
不过,这仍然大大超出贸易商们对调价的普遍预期。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诸多弊端,再次遭受市场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