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国内油价下调希望渺茫 后期下调窗口望重启
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连日走高影响,我国成品油调价所参照的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可能难以迈过4%的调价门槛。这意味着,此前人们所盼望的9月初国内成品油降价将提前偃旗息鼓。
按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正向或负向超过4%,国内成品油价格可相应调整。
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在8月份曾多次暴跌。参照息旺能源的监测,截至9月1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加权平均变化率为-3.24%。随着三地原油变化率不断靠近-4%,市场对近期可能迎来久违的国内成品油降价充满期待。但进入8月底,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参考的价格之一布伦特原油价格连续走高,使得此次国内油价下调希望渺茫。
2、人民币FDI有望今秋成行 正式规定最晚年底推出
记者日前从一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央行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的试点管理办法“有望在近一两个月出台”。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前人民币对内直接投资和股东贷款都在按个案方式做,“预计这两个月央行会出台人民币FDI试点管理办法,此后不再有‘个案’的概念。”该人士如是说。
一旦人民币FDI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和落实,将意味着除外商投资股东贷款、三类机构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渠道外,离岸人民币资金又增加一个回流渠道。
3、欲为经济活血化瘀 美欧财政宽松调门渐高
据报道,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欧债危机持续发作的背景下,七国集团(G7)财政部长与央行行长9日将在法国马赛港举行会议,讨论各国联合行动刺激全球经济的方式。在 G7成员国中,美国已完成总规模2.3万亿美元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再为量化宽松加码,政策效应恐将极为有限,且通胀等副作用明显,接下来美国政府或将考虑动用财政政策为经济复苏“活血”。
G7可能在本周会议中呼吁成员国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放慢财政整顿步伐,出台财政刺激政策,以促进疲弱的经济复苏。具体而言,G7可能建议已推出财政紧缩政策的国家、在未面临市场压力的情况下调整紧缩政策,可根据2012年经济发展情况决定2013年至2015年是否进一步实施财政整顿措施。
4、全球货币政策渐趋宽松 中国或顶压走出独立格局
上周巴西率先降息,成为全球首个货币政策转向的经济体,给了目前不断加息以抑制通胀的全球各国一个惊喜。
受上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及全球经济层面的悲观看法的影响,本周,澳大利亚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将相继议息,市场预测全球或再出现宽松货币迹象。此外,美联储也将于两周后再商讨新的刺激经济措施,不排除会有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再出台。
经济学家分析,本周全球出现大规模降息潮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货币政策掉头需要时间。随着世界经济继续滑向衰退深渊,不排除出现新一轮全球宽松货币潮,但由于中国通胀压力巨大,预计中国将继续保持目前利息及紧缩政策不变,走出独立货币政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