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CPI或略回落 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近期,多家机构预测:8月CPI涨幅可能仍将维持在6%左右,与7月6.5%的高点相比,或有小幅回落,但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CPI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高盛亚洲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称,预计8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将从7月份的6.5%降至5.9%,食品价格下降是主因;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同比增速将从8月份开始下滑,预计同比增幅将从7月份的14.0%降至13.8%。
《经济导报》的一篇报道指出,“受多方因素影响,8月CPI或与上月相当,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易宪容说。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红凤则表示,物价水平高企,紧缩性政策或将继续推行。
2、惠誉再发中资银行风险警告 坏账或致中国主权评级下调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8日警告称,若中国银行资产质量出现实质性恶化,可能会在两年内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此外,惠誉还指出下调日本信用评级的可能性高于50%。
惠誉亚太评级主管安德鲁•卡胡恩(Andrew Colquhoun)在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中国本币债评级可能在未来12至24个月遭到下调。惠誉认为中国银行资产质量将出现实质性恶化,如果未来12至24个月内银行系统问题按预期那样扩散甚至更糟,惠誉就可能下调中国信用评级。
3、五大集团前7月火电增亏逾百亿 电价上调压力剧增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结束连续9周的下滑,山西动力煤车板价格也结束了连续5周的稳定走势。
本周(截至9月6日),上述两项具有指标意义的煤炭价格均出现回升,这对于已经陷入严重亏损的国内电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迎峰度夏之后,持续电荒依然在多地继续蔓延。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多数火电企业却面临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境地。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处境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在煤价上涨的同时,各大发电企业却频频发出严重亏损的报告。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报来看,过半数公司出现亏损。仅1~7月份,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电力业务合计亏损74.6亿元,同比增亏82.7亿元。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同比增亏113亿元。
4、新兴产业国家金融战略明朗化 多部委建联席机制
日前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获悉,多个部委酝酿半年的新兴产业“国家金融战略”浮出水面。科技部有关人士表示,在“国家金融战略”的牵引下,“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与金融体系密切结合,形成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
据悉,新兴产业“国家金融战略”包括:建立一个部委联席机制,构建一个政策支持体系,实施一个工作试点。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科技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七部门已建立部委联席机制,围绕构建新兴产业“国家金融战略”进行沟通和协商,并形成“备忘录”。在此基础上,酝酿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社会投融资方案,形成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支持体系着眼于‘十二五’甚至更长时间段里对新兴产业形成积极效应,先由政府引导,最终要形成包括银行、股票、债券等全社会资本市场化的投资选择。”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 据了解,由多个部委共同召开研究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课题已经完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将来的整体方案就是要从国家层面上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投资基金、银行信贷、股票市场、企业债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