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五节能目标为万元GDP能耗降16%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十二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方案》从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四个方面提出了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是推进“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十二个部分,共50条。十二个部分分别是: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
2、8月多省市用电量数据增速放缓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与上月相比出现大幅下滑,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7月的11.81%下滑到10%以内。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迹象较为明显,下半年经济增长将在平稳中略有回落。
8月多个省市均出现了用电量增速大幅下滑。以江苏为例,7月江苏用电量数据同比增长10 .85%,1-7月同比增长 13.15%,但是8月的用电量增速下降到了4%以下。该人士解释,导致该省用电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近期江浙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导致该省工 业增长速度同比下降;二是季节性因素,8月空调负荷较7月下降;三是高耗能产业受到相当抑制。
用电量数据增速的放缓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比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3、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用电难 生存状况堪忧
据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公布的一份针对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显示:除了原材料价格处于较高位、用工成本继续上升、用地价格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等近年一直存在的困难外,今年以来,不少中小企业被融资、用电两大问题“压”得难以喘息。监测显示,今年二季度,浙江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和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95.2和97.7,均跌入不景气区间。
据介绍,虽然今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432.2亿元,同比增长32.4%,但实际上利润主要集中在从事资源性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而传统产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则面临比往年更为严峻的生存发展形势。统计数据显示,1到5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15.6%,亏损额度达81.8亿元,同比增亏27.6%。
4、今年前7月石油加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几乎为零
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共同发布了《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报告指出,受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影响,部分行业效益状况恶化。1-7月,石油加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几乎为零,利润同比下降94.8%。
报告指出,受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再加上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用工成本上升、煤电油运等要素供应紧张以及利率汇率调整、企业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叠加,经济运行正处在变化的敏感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对经济运行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也不尽一致,工业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