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9月19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财经网
2011-09-19
阅读次数:2610
阅读字体 【

  1、中国财政收入将破10万亿 专家再度提起减税话题

  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多位专家昨日表示,在关注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财政支出,未来减税是税制改革的目标。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表示,减税应当成为税制改革的目标,包括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从总体上说,都应当减少。他认为企业要获得发展除了具备优秀的团队和正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外,良好的外部环境必不可少,而减税就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资金招工荒向北方蔓延 吉林大量中小企业濒临倒闭

  多重压力叠加,我国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冲击。今年以来,南方一些省份中小企业出现的一些困境,如今已传导到北方地区,不少企业濒临破产、倒闭边缘。记者在吉林调查了解到,在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及国家紧缩货币政策大背景下,吉林省十几万户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普遍遭遇“三荒”——由于贷款难、贷款成本太高带来的“资金荒”;在物价普涨形势下,原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又不同程度出现“原料荒”;尽管劳动力总量相对充裕,但结构性短缺、技术工人缺乏又导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荒”。

  记者采访中,一些企业反映,当前“贷款成本过高”是企业融资最大的难题。吉林省纳资达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军安介绍说,现在银行贷款利率6.3%,不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还有不同比例的利率上浮,一般至少要上浮30%以上,很多企业由于在银行缺少抵押物,必须有担保公司介入,而担保公司的费率一般要求银行利率的一半,再加上一些公关费用,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要超过12%,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到10%。

  3、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粮食安全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生物能源大规模消耗粮食,是当前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出现转折性变化的主因。近年来石油价格高企,推动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对玉米、食糖、油菜籽及大豆等原料的需求,改变了长期以来全球粮食过剩局面。据统计,近5年全球玉米消费年均增加3.3%,其中,燃料乙醇消耗的玉米占70%以上。美国于2002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到2010年,其燃料乙醇消耗的玉米达1.28亿吨,相当于美国玉米产量的41%以及全球玉米产量的25%。与此同时,巴西50%的甘蔗生产用于燃料乙醇生产,全球20%的豆油、东南亚30%的棕榈油、全球20%及欧盟65%的菜籽油均用于生物柴油生产,这都加剧了全球食糖与植物油市场的波动。若不计燃料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全球谷物消费年均增长只有1.1%,略低于同期1.2%的人口增长水平,全球粮食供需形势本不致如此紧张。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推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也逐步改变了全球粮食供需格局,例如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和食糖进口国。

  4、成品油调价间隔拟缩至10天 定价权或将下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在出席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十二五规划”分论坛时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推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张晓强说,关于价格体制进一步改革,包括资源性价格改革以及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发改委正在进行研究和推进。

  根据发改委向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下发的有关征求意见稿,成品油调价间隔将从目前的一个月缩短至10天,并拟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