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元大幅贬值致三季度中国外储意外缩水
日前公布的焦点经济数据没太多意外,但最奇怪的数据要数外汇储备。市场原先估计3季度外储增长会过千亿美元,不过埋单计数只有42亿美元。3季度取得大额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下,外储增长少得令人吃惊,当中原因耐人寻味。市场原先估计,中国外储将由年中的3.1975万亿美元,到第3季末增至约3.3万亿美元,不过最终公布的数据却只有3.2017万亿美元。
回顾第3季度,中国外贸顺差600多亿美元,单是7月及8月的外来直接投资(FD I)亦接近170亿美元,估计外储增长近千亿很合理。数据和预测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外储状况肯定是出了问题。根据官方数据,7月及8月份的外储,分别增长了约478亿美元及172亿美元,但9月份却离奇地缩水了608亿美元。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9月全球汇市大波动,美元大反弹令外储中的非美元资产缩水。
2、9月用电量同比增12.2% 冬季用电形势仍然偏紧
国家能源局昨日公布了9月份全社会用电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
“12.2%的数据符合预期,反映9月我国用电量在合理区间,8月的用电增速较低主要是受今年8月气温偏低空调负荷小的原因。”中国电力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单葆国对本报记者表示。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的用电增速9.1%的确低于去年,也是近几个月来唯一低于10%增长幅度的月份。
同时,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5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对比1-8月的数据来看,工业用电增速较上月略微上涨0.3个百分点,第一和第三产业用电增速则有小幅下降。
3、四季度物价有望回落 政策微调拐点或临近
离2011年结束还有短短的三个月,中国对抗通胀的战争将揭晓战果。目前政府采取的多项举措已经使得高涨的通胀出现回调,物价很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回调。
2011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1%,已经从7月份最高点6.5%的高位大幅滑落。另外,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9月PPI同比上涨6.5%,低于市场预期以及7月7.3%的水平。
“从今后几个月走势来看,我们觉得促进物价下行的一些有利因素也在累积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三季度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4、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1%。环比增长2.3%。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国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早稻产量3276万吨,比上年增长4.5%。秋粮可望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将会超过去年。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453万吨,同比增长0.2%。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1.2%。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2%,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