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掀起生态革命 退耕发展绿色产业

中国绿色时报
2011-11-22
阅读次数:2598
阅读字体 【

  走在延安市宝塔区这块富有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上,看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满山满川种下大红大绿的“富足与秀美”。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宝塔区水土流失面积曾经达到2382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高达2126万吨。

  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97年8月5日,江泽民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治理水土流失,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同年8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切实加强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并争取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1999年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站在宝塔区燕沟的山峁上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治理措施。宝塔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始了以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为主体的绿色生态革命。

  按照《宝塔区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规划》,宝塔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实践中。一年四季,在宝塔区20个乡(镇)的山山峁峁上,到处都是提着饭罐出村、带着干粮上山、大集体劳动的场景。各治理点上红旗飘扬,人声鼎沸,干部群众吃在山头,干在山头,家家户户植树造林像种庄稼一样精心,全区城乡联动,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工程在宝塔大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宝塔区涌现出了李加禄、李锁、姜世发等一批流域治理典型,燕沟、党庄、天河、新庄科、太春沟等20个万亩以上规模大、质量高的流域治理样板脱颖而出。这些样板为全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挥了典型带动和辐射作用。

  10多年的治理,宝塔区山川大地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的目标。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96.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80.5平方公里,一些重点流域治理区已经达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与退耕前相比,年降雨量增加了50毫米-100毫米,持续干旱现象明显减少。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兑现,从时间和资金上为农民发展致富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全区累计兑现国家钱粮补助81627.5万元,农村人均受益3710元。退耕还林后农民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第二、三产业。2000年后全区农村每年输出劳务1万人左右,为加快城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宝塔区大力发展苹果、蔬菜和养畜三大主导产业,全区苹果面积达到42万亩,已挂果22万亩,产量24万吨,优果率达70%,实现产值5.76亿元;蔬菜总面积达5.47万亩,总产量达13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4.5万头、15万头和130万只,实现产值2.19亿元。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4%,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51元。

  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提供了坚实保障。宝塔区柳林镇王玉富,全家4口人,退耕前,主要生活来源靠种地和几亩老果园,年人均收入2000元,住三孔石窑洞,生活不宽裕。他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退耕坡地29亩,新栽果园20亩,现年人均收入3万元,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帮助下,对三孔石窑洞进行了改建和翻新,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王玉富高兴地引用村头的标语对记者说:“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


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北京、甘肃、安徽、陕西、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海南

杭迺懿  1348110971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55746054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