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材树种市场前景看好,百姓、企业造林热情高涨。在中国林科院实施的“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提供的科技支撑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山区栽种了“摇钱树”。
据介绍,杉木课题在设置时,就充分考虑到成果如何尽快应用于生产等问题。研究成果体现出区域特征,因而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如课题根据杉木特点,设置了包括南岭山地、雪峰山地、武夷山地3个重要生产区,每个产区又都有子专题,使杉木几个产区都有地域特色的成果适用技术。
贵州、广西等地已营造马尾松试验示范林1000多公顷。据测定,示范林比相同立地条件下当地优良种源生产力提高15%-20%,比国家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行业标准要求平均提高20%-30%。
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营建泡桐试验示范林226.5公顷,生产造林1万余公顷。仅考虑试验示范林的效益,主伐时净收益即达2500万元,已接待过澳大利亚、意大利、缅甸等国专家学者和生产企业参观考察,在国外已有较大影响力。
项目选育的耐寒桉树则在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四川等省(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之一。这一时期,我国新选耐寒桉树林面积超过9.3万公顷,新增产值超过10亿元。
由于耐寒桉树主要在山区培育,且经济收益高,随着人工林基地的建立及相应加工业的发展,农村、山区有了新的脱贫致富项目。按每公顷人工林需要4个劳动力计算,这9.3万公顷丰产林共提供了约37.3万个就业岗位。耐寒桉树是生产纸浆、人造板的优质原料,加上其速生丰产能力,可用于营造桉树工业用材林、桉叶油基地林、油材两用林等,耐寒桉树成为这些企业最佳的原料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企业造林的积极性特别高涨。
在这里,我们选取的应用成果远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