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行三天新增贷款500亿 首季投放力度或加大
“我们贷款还基本没有投放。”1月10日,某大型银行江苏分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总行2012年年度各项经营计划指标尚未正式下发,1月份第一周仅有的三个工作日,银行信贷投放还未来得及发力。
10日,本报记者获得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1月的前三个工作日,工农中建四大行投放了500多亿人民币新增贷款,相较2009-2011年1月份的凶猛投放,稍显温和。业内资深人士估计,同期全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在1200亿-1500亿左右。
今年1月集中了元旦和春节假期,有效工作日大为缩短,因此市场对首月信贷投放力度有所怀疑。不过,某国有银行对公业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决策层对于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可能促使商业银行加大一季度的信贷投放力度,新增贷款上限或达到全年的四成左右。
2、去年顺差收窄14.5%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海关总署昨日(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22.5%。去年我国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较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收窄14.5%,专家提醒警惕资本加速外流。相比之下,同日公布的去年12月进出口数据着实惨淡:增速延续下行趋势,双双创下逾两年来的低点。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贸易保护与贸易投资摩擦将可能成为常态,这是中国出口企业难以回避的严峻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告诉记者,国际金融市场 持续动荡,加上今年是不少国家和地区的 “大选年”,经济周期、政治周期与地区动荡三者叠加,国际经济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鉴于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收窄可能成为趋势,人民币因贸易原因而承受的升值压力将有所缓解。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4.5%,超越2010年汇改重启当年的3.5%。瑞银集团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中国在外部平衡方面的调整幅度,显然超过了某些机构的评估,预计2012年中国出口将实现零增长,实际净出口下跌将会拉低GDP增速1.4个百分点,这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业增速将继续放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表示,预计去年社会物流总额可达160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约为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不过,由于国内外各类风险因素进一步增多,物流业增速将继续放缓,预计今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的增幅将在11%和13%左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在京举行2012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指出,去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预计全年增速略高于9%。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17%。
在此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也取得了新进展。何黎明表示,预计去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达160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约为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与上年同期相比,社会物流总额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增幅提高近1个百分点。预计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3%,与GDP的比率可能升至18%,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
4、2012年用电量增速将放缓 一季度是用电低谷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电监会10日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透露,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电监会专家预计,随着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放缓至8.5%左右。
国家电监会主席吴新雄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国电力总体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了电力可靠供应,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累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6亿千瓦,同比增长9.3%;全社会用电量达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衡量我国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火电供电煤耗”较上年下降3克/千瓦时至330克/千瓦时。
关于电价改革,吴新雄表示将从峰谷电价、产业差别化电价、居民阶梯电价着手推进改革,促使形成“成本监管为基础、市场买卖为主体、宏观调控为基准”的电力市场价格机制。电监会今年将组织开展电力改革重大调研,提出“十二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一是要研究电力改革顶层设计和改革路线图,提出“十二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操作方案建议。二是要进一步梳理和研究现行电力管理体制,提出改进和完善政府电力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