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0% 制造业经济稳中趋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2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至此,该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回升。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等主要先导性指数,回升较为明显,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有所扩张,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业经济整体表现稳中趋升。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只有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4个百分点。
2、中国首次年度减持美债82亿
美国财政部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较一年前减少82亿美元,是2001年有此项统计以来中国首次年度减持美国国债。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1.1519万亿美元,较2010年12月减少82亿美元,但高于日本持有的1.0582万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3、十部委发文力促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十部委于2月17日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即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着力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和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高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贸易方式结构。
《意见》指出,当前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外贸国际和国内市场布局,加快外贸转型基地、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出口商品品牌与质量及加工贸易,加快“走出去”带动贸易,发展边境贸易和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平衡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还提出完善财税政策、加强金融服务、完善贸易及配套政策三项重点政策措施。
4、国际油价1日大涨 纽约油价盘后突破每桶110美元
受利好经济数据提振,国际油价1日大涨,伦敦油价涨幅接近3%。
当天,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月25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再次减少2000人,更具代表性的四周移动平均值大减5500人,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
同时,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个人收入环比增长0.3%,个人支出环比增加0.2%。而汤森路透公布报告说,得益于消费者信心改善,美国2月份同店销售数据好于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复苏信号持续增多,提振原油市场投资者信心,推动油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