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阳山林场地处广西西南中越边境宁明县境内,总场设在县城,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及南凭322国道穿林场而过,距首府南宁180公里、边陲重镇凭祥市38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是广西唯一与越南接壤的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型国有林场。
派阳山林场始建于1955年,1962年宁明县把驮龙、驮英、派阳、扣椅4个林场合并为派阳山林场,总面积149万亩,曾一度为东南亚最大的林场。后经区、地、县多次划界调整,自1979年4月起,派阳山林场隶属自治区林业厅直接管辖至今。
派阳山林场下辖8个营林分场、4个造林部及祥盛、林下产业2个公司,设有党办、场办、人教科、财务科、林政科、监察审计科、生产科、供销科、产业科、安全防火办、外造办、监理科等管理部门及木材综合加工厂、松香厂、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医院等二层机构。 林场现有人口1950人,职工1130人(其中在职人员720人、离退休人员4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多人。
派阳山林场场内林地经营面积42.08万亩,场外租地造林20万亩,场内活立木蓄积131.7万立方米,场内森林覆盖率79.1%,年产商品材10多万立方米、木片约1万绝干吨、松脂5000多吨、八角鲜果80多万公斤,年培育桉树、桐棉松、八角、降香黄檀、格木和柚木等特色、珍贵种苗1000多万株,全场2011年经营收入1.65亿元。
派阳山属广西十万大山余脉,林场辖区多为丘陵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2.2℃,年均无霜期362天以上。土壤主要为黄红壤、山地红壤和赤红壤。属珠江防护林体系,林木资源丰富。场内原生植被较少,多为次生植被,植物丰富,有天然乔木树种马尾松、荷木、樟树等;人工乔木树种有马尾松、杉木、速丰桉等。派阳山林场是优质大红八角的中心产区和马尾松优良种源地之一,被列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林区分布有国家濒危野生动物中华小鲵、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大蟒蛇和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巨松鼠、原鸡、猴鹰、鸦鹃等。
林场在森林认证产品越来越受到外商青睐的形势下,2009年开始申办森林认证工作,场直属木材综合加工厂2009年12月获得产销监管链认证(FSC-COC)证书;林场于2010年11月获得森林经营认证(FSC-FM)证书,成为广西首家获得国际森林认证(FSC-FM/COC)的国有林场。
派阳山林场借助接壤东盟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境外造林新路子,2008年开始与越南禄平林业公司合作经营3000亩速生丰产试验示范林,成为全区第一个跨国投资造林的国有林场。
林场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诚信、敬业、协作、服务”的派阳精神统领全局,林场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特色种苗基地”称号,获得“九五”全区林业科技先进单位、全区林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行业100强”、全国国营林场百佳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全国森林资源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林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及繁荣当地经济、带动周边发展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二五”期间,派阳山林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精神,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积极培育森林后备资源,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充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全力打造速丰林产业、人造板产业、种苗科技产业、林下养殖产业、林产化工产业和商贸服务产业“六大产业”,做大做强林产工业,力争把林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资源丰富、林产工业发达、服务体系完善、林场经济繁荣”的现代化新型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