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无缘银行融资是误解

华讯松香网
2015-07-29
阅读次数:1221
阅读字体 【

  近两年来,由于银行提高了对松香企业的贷款门槛,加上行业不景气,很多企业长时间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出现经营困难,最终不得不关门歇业。对此,不少行业内人士纷纷发出感慨,松香企业已无缘银行融资。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松香行业,近几年来许多行业中的中小企业都能明显感受到: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难。

  传统观念认为,小企业囿于财务基础和信用记录薄弱、担保和抵质押难以获得等情况,通常无缘银行融资,不得不依赖非正式的关系网,包括家庭、朋友以及信用卡等融资方式。但严谨的统计数据表明:银行贷款是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小企业也是银行的重要业务来源,中小企业贷款在银行商业贷款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双方都互有一定依赖性。根据人民银行统计,2014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46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0.4%。如果按照各银行小贷比排序并取中位数,得到的数据估计更高。小企业的借贷资金主要来自大中型银行。

  我国大型银行(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小贷约占全国小贷总额的51.6%,加上145家城市商业银行,这一比例达到67.7%。其他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信社以及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约占32.3%。

  综上可见,尽管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经营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诉求存在难以匹配之处,但从整体上看,银行借款始终是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在缓解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考量中,不可忽视银行的积极作用。

  针对松香企业融资,银行首先保证自身的风险防范无可厚非,而在行业不景气时期对企业“雪中送炭”也是银行稳定未来客户群的机遇期,已有一些银行积极做了相关尝试。

  光大银行为松香企业开辟新融资通道

  广西林业产业协会经与中国光大银行南宁分行星湖支行友好协商,针对广西松香企业特点,在2014年7月为松香行业推出“税融通”的新融资方式,以解决松香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不足问题。据了解,“税融通”是企业以纳税作为信用,获得银行的信用贷款。具体做法就是松香生产、经营(经销)企业提供最近二年纳税凭据,要求企业平均年纳税额(含国税、地税)达到30万元以上,银行根据企业纳税额的4倍给予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为350万元。如果贷款人有不动产抵押(如房产),银行可按抵押物价值100%的比例再给予抵押贷款,但最高抵押贷款为150万元。两项合计最高达到500万元。贷款授信一年,半年一还,贷款利率(年化利率)仅为百分之八点几。这种贷款方式适合我区松香企业纳税多、需要贷款数额大、要求利率低的特点,因此得到企业的肯定和欢迎。

  解决松香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的扶持、金融体系和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而政府在解决松香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上也作了不少努力。梧州市飞卓林产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进口松香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由于松香收购需要大量的现金流作为支撑,该公司一直希望有一个稳定而便利的融资平台作为支撑。在梧州市“助保金”贷款业务平台的帮助下,这家企业顺利拿到了急需的1200万元贷款。

  据梧州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梧州市工业企业对流动资金需求大,而中小企业因抵押担保不足,较难通过银行获得资金的实际,市工信委联同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筹划推动由政府引导的助保金贷款模式,以企业助保金加上政府风险补偿资金,组成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信和风险补偿,帮助生产性较好的企业解决融资抵押物不足的问题,进而获得融资。

  因此,在当前阶段,银行贷款仍是松香行业解决融资难题的重要渠道,企业需要做的是结合政府部门、银行等各方面的相关政策,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



◆策划、编辑:邓超        ◆美术、制作:玉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