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来势汹涌,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深和蔓延,对世界各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也日渐显现。尽管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作为国际贸易媒介的我国外贸运输企业则已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以波罗的海指数为例,短短六个月内该指数已从11793点的历史高点狂泻到目前的700余点水平。面对惨淡的市场,大量船舶承租人纷纷选择退船,不仅导致了海运纠纷的集中爆发,也使得风险通过船舶经营人最终传递到船东身上,目前已有不少航运公司破产。在此市场风云突变、行业前景充满变数的非常时期,我国外贸运输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势?
应加强应收账款催收。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外贸运输企业通常采用为客户大量垫款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高风险在当前形势下更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企业的倒闭往往会引起更多企业陷入困境。虽然不能准确预知哪些企业会在本轮危机中倒掉,但从应收账款催收和准备诉讼的角度看,外贸运输企业越早进行应收账款催收,其收回资金的可能性便会大一些。毕竟,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应确保现金流的运转。“现金为王”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这种理念在眼下更是绝对真理。当订单大幅下滑,租约纠纷不断,信心严重不足的时候,外贸运输企业保持比较充裕的现金流对于安全度过严冬极为重要。一旦现金流中断,无疑会难以为继,而活着才有参与游戏的资格。
适当调整信用政策。在当前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中,依靠主观判断或单一的手段去加强客户风险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外贸运输企业应当采取适度紧缩的信用政策,如缩短垫款期限、减少垫付资金额度等等。同时,应加强对赊销客户的资信情况跟踪管理,随时掌握该客户的资信情况,定期对大客户进行资信评估,保持沟通,洞察客户的违约迹象,一旦风险发生,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外贸运输行业而言,此时各企业“抱团取暖”或许更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外贸运输企业本就在同一条“船”上,难关面前,各企业更应该同舟共济,重聚市场信心,联手应对危机与挑战,争取共赢。船舶承租人在退租或毁约前应三思而行,除了对短期的利益的追求之外,更应有对信用和品牌的长远考虑。
可以预见,会有相当一批外贸运输企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倒掉。优胜劣汰乃自然法则,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外贸运输企业在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宏观趋势的分析,静待市场反转。残酷的洗牌过程中也酝酿着新的机遇。熬过严冬,又是春天,下一轮的繁荣或许已在下跌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