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的光辉足迹,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块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28岁的生日。
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广深铁路股份公司成长在深圳特区,以中国铁路第一条时速超过160公里的快速铁路通道,中国铁路第一家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拥有我国第一条客货分线运输的四线电气化铁路,第一条实现公交化且运行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城际铁路,而在全国闻名遐迩。
广深铁路的成功,是这座城市腾飞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见证者。被誉为“黄金通道”的广深线以中国第一条城际铁路见证了深圳这个活力都市的成长与成熟、见证了粤港两地比翼齐飞的辉煌,见证了珠三角的繁荣。
首条完全公交化城际铁路
在1979年前,在广深线这条单线铁路上开行的客车只有三趟。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这个改革先锋城市激活了广深间的交流。1984年,广深铁路公司成立,1985年至1987年间,广深铁路由单线改建为双线铁路,运输能力提高70%。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广深铁路成为粤港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2001年10月21日,以全国铁路第四次提速为标志,广深铁路推出了铁路“公交化”旅客运输模式。高密度、快速度、公交化的列车开行,使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2007年4月18日,一个重要标志将载入广深铁路发展的史册:作为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重要提速区段,广深铁路一、二线以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国产“和谐号”动车组为主力车型,成为我国第一条实现完全公交化的城际铁路。
如今,一个“两条高速线、两条普速线、客货分线运行、点线能力配套”的现代化运力支撑系统在广深铁路全面形成。作为广深铁路起点、终到站的广州东、深圳站平均4分钟就要接发一趟列车,直达列车广深全程运行时间缩短至52分钟,并建立了旅客进出站与地铁、公交、口岸的接续系统,实现广深线“公交化”运输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使距离147公里的广州和深圳两大城市真正进入1小时生活圈。
中国高铁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广深铁路是国内最早开行时速超过160公里快速旅客列车的铁路,这里,被称之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曾经代表中国铁路最先进水准的“蓝箭”动车组、跨区间无缝线路、高速轨检车、高速道岔、信息化调度指挥系统等一系列技术与设施都在这里率先投入运用。也正是一系列高科技现代化技术的广泛运用,造就了广深铁路高密度运行条件下十年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和责任旅客伤亡的不凡业绩。
服务品牌深入人心赢得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深铁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设施的改造,贯彻先进的服务理念,最终赢得了市场,树立了广深列车就是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使“广深铁路”这一品牌深入人心。
广深铁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就提出了“旅客就是上帝”的口号,到现在仍一直坚持着这一信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始终为旅客考虑,始终以做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标准,制订了“广九列车航空化、广深列车新时速化、客运服务人性化”的高位目标。
以人性化的设计与设施为例,为了方便带有婴儿的旅客,设置了婴儿护理桌;为了照顾残疾旅客,在车厢内设置了残疾人厕所;为顾及旅客的不同习惯,车内设有座式和蹲式两种厕所供旅客选择。这些贴心的服务,让旅客感到一份特别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