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纲要》和《技术指南》的作用
(一)《纲要》的作用
解决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到底要“干什么”的问题;是指导全国各级林业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行动计划;保障措施
(二)《技术指南》的作用
《技术指南》则从技术层面上回答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怎么干”问题。它在《纲要》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了总体框架的层次关系、主要构成和关键技术。
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选型总体思路是: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符合主流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作为核心技术。
二、核心内容解析
(一)关于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现代林业建设总体部署,以全面实现林业信息化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林业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突破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统一规划、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尽快形成布局科学、高效便捷、先进实用、稳定安全的全国林业信息化格局,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为什么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中心
信息资源是核心战略资源。
中办、国办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担负起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责任。
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也是林业信息化工作的薄弱环节。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对已掌握的信息做深度的思维加工、改造和重组,使之能产生新的信息,开拓更加广阔的用途,发挥潜在力量,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2、为什么以林业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部门先行,带动全行业信息化。
3、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突破口
(1)林业处于信息化建设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
(2)信息共享是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终目标,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难题。
(3)做好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是物理集中;不是推倒重来;不是脱离业务的技术改造。
4、为什么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
(1)没有完善体制机制作保障,林业信息化建设目标不能实现不完善的体制机制存在问题:职能部门垄断的惯例;缺乏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责任主体。
(2)信息化体制的建立和优化,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滚动发展。
(二)建设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需求主导,面向应用;整合资源,促进共享;
注重实用,适度超前;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规划: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标准:国家林业局制定全国林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导地方林业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制定和颁布。
2、“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统一管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由国家林业局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一是业务领域的林业信息化系统;二是地方个性化的林业信息化系统。
3、“需求主导,面向应用”
需求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功能和用途。
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与业务结合不紧密的技术超前的“需求”;二是建设者从自身利益和技术特长出发提出的“需求”;三是某些领导的形象工程“需求”。
4、“整合资源,促进共享”
信息资源存在数据冗余、相互关联程度低、大量的信息孤岛出现,同时用户的检索负担也日益加重;需要将数据集中、整序、关联起来,通过整合快速提取信息资源。
5、“注重实用,适度超前”
林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技术选型需要把握“实用、稳定、可靠”这一原则;信息化基础设施问题,影响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适度超前,为今后信息化工作拓展空间。
6、“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
这是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模式指导原则。
为了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将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省份和单位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大规模推广应用。
(三)关于建设目标分步走的问题
为实现全面提高林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强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林业信息化总体目标,纲要制定了2010年、2015年、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两点原因:一是规划编制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还要着眼长远,兼顾全局。从林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2010年这个阶段性的目标,初步解决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再通过2015、2020中长期目标,实现全国上下全面林业信息化。二是跟国家规划步伐同步,便于工作的展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信息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对国家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矩,实行五年一个阶段,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跟国家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