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实现海洋三产新提升

华讯松香网
2007-08-02
阅读次数:5853
阅读字体 【

  近年来,我市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91年的15%发展到2006年的31%。作为海洋三产的两大支柱,我市的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然而,由于缺乏规划,资源整合不力,发展特色不明,海洋三产的能量没有得到最大限度释放。

  《威海“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市海洋三产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将达到37%。滨海旅游业主攻休闲度假游;海洋交通运输业整合资源壮大实力;渔业流通业树立大流通观念;海洋科研业争取实现零的突破。

三产正在成为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我市大陆海岸线长986公里,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8。海岸地貌类型多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人文和自然景观较多,是天然的度假和旅游胜地。

  得益于优越的先天条件,我市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曾几何时,成山头、刘公岛就是威海旅游的代名词。如今,东方幸福海岸“珍珠”成串、美不胜收:赤山风景名胜区、大乳山福地养生园、孙家疃北海旅游度假区、环海路等新景区与刘公岛、成山头交相辉映。与此同时,旅游促销活动有声有色,威海旅游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全国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欧洲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旅游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揽入囊中,“东方夏威夷”美誉不胫而走。

  为发挥比较优势,我市以“福文化”为主题,对千公里海岸线上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确定规划建设七大旅游板块,逐步形成“南有海南寿比南山,北有威海福如东海,外有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内有威海幸福海岸”的威海旅游新品牌。按照这一规划,仙姑顶希望如意园、大乳山福地养生园二期等一批新景点相继开工,滨海旅游再显生机。在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市接待游客达到529.1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1.1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5.3%。

  4月28日,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围堰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两年后,矗立在威海新港西侧的不仅有国内一流设施的国际客运中心,还有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威海港的区域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多年来,在“以港兴市”战略指引下,我市港口条件明显改善,海上运输能力和港口吞吐能力不断提高。已拥有各类港口1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初步形成了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石油煤炭码头配套,功能较强的港口体系;开通了客货集装箱班轮航线18条,拥有国内外运输船只150多艘,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40万标准箱,形成了通达国内沿海、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低端水平

  两倍于陆域的海域面积,近千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目前这仅仅是威海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幸福海岸规划虽然从大的方面明确了我市滨海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但如何将规划思路与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另外,我市虽然拥有全省最多的温泉资源,但开发利用一直处于低端水平。”市旅游局副调研员鞠院洪说。

  威海不乏开发滨海旅游的失败先例:威海至刘公岛海上游船因设施不完善,开航不足一年便“搁浅”;铁槎山因不符合“福文化”主题不得不重新开发……

  “另外,我市海上旅游也是个短腿,现有的项目仅限于钓鱼、赶海等,海上游艇、海上博物馆等高端消费项目没搞起来。”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缺乏规划,资源内耗,是我市港口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港口建设零散、各自为政,竞争无序,港口作业能力、货物集疏能力不强。”市发改委主任姜玉毅说。

  “目前,威海各个港区之间同向竞争的问题比较明显,都在一窝蜂地发展集装箱、散杂货、油品储运。眼下,即使威海的几个港口都属于一个单位统一经营管理,都未必能与青岛、日照、烟台同水平竞争,何况还分头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系主任史宏达教授不无担忧。

  因缺乏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我市渔业流通业一直处于“长不大”状态,而海洋科研业则根本没有“长”起来。

  “到处都是码头,到处都是市场,但没有统一的有影响力的大市场。”对于渔业流通业的弊端,山东北方渔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乐平一语中的。“布局不尽合理,市场交易规模小,辐射能力不强,没有与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市贸易办市场科科长李中京说。

  业内人士给记者举了一个市场对产业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的例子:作为国内最大的海洋贝类净化和交易中心,大连金贝广场的诞生,不仅将獐子岛的销售平台前移,带动扇贝价值的提升,更让“獐子岛”的品牌知名度在全国直线飙升。

  而作为一个海洋大市,我市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科技园或孵化器,从而导致海洋科研没有形成一个产业,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而在青岛,海洋科研业已成为海洋三产的三大支柱之一。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鸣认为,威海表面看虽然与科研院所合作十分密切,但这种密切合作没有形成明显的科技聚合和拉动效应,科研院所多是直接面对单一企业,而企业又多是背对背发展,彼此间缺乏交流合作。

科学整合资源拓展海洋三产新天地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临港物流业的发展上,要充分发挥港口作为现代物流核心和国际物流供应链主要环节的作用,把发展临港物流业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优化沿海港口布局。在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上,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海洋旅游精品工程,努力打造“黄金海岸”和“旅游度假胜地”两大品牌。

  “目前威海的海岸线资源利用有点混乱,整合难度较大,但并非不可能,利用港口规划对威海各个港区未来的港口吞吐量以及经营货种进行规划、分配,通过规划的约束,一些港口的某种功能慢慢就会退化,港口间同向发展的现象就会消失。”史宏达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正在进行的港口总体规划中,不仅将现有的16个港口合并为一个港6个港区,还明确界定了各自的功能。正在制订的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及《威海“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规定了港口海运业的发展蓝图——

  以威海港为中心,石岛、龙眼港为两翼,文登、乳山口港为地方补充港,加快全市港口资源整合,将威海港构建成一个环黄渤海地区主要的集装箱支线港和新亚欧大陆桥东延韩国、日本的重要枢纽港。

  坚持客货运并举、近海与远洋并举、综合运输与专业运输并举,大力发展海上运力。到2010年,计划新增各类运输船舶15艘,10万载重吨,1500客位,1000标箱位,逐步建立起大型化、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海运船队。

  “地理位置是威海发展腹地型港口的最大不利因素,但如果把未来发展方向放在外向型港口、转口型港口上,这一弱势就成了威海港口的优势。”史宏达认为,眼睛向外,将开辟威海港口发展的新天地。

  很显然,威海交通人已认识到这一点。“目前,我们正在争取中韩铁路轮渡及整车物流、镆铘岛石油化工基地、威海30万吨级石油专用码头项目,这是提升威海港航业的一个契机。”市港航局副局长李树刚说。

  3月,威海侨乡集团与韩国马林株式会社投资1.6亿元合作开发的“海上看威海”项目启动;7月,以打造“海上迪斯尼乐园”为目的的威海国际海洋城隆重奠基。全市8处温泉资源有5处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瞄准“高、精、尖”,我市海上旅游、温泉开发同时发力,旅游项目建设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全市拟建、在建和招商旅游项目达到29个,总投资222亿元。

  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也制订出发展渔业流通业的规划:以石岛中心渔港、威海中心渔港等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加快北方渔市等国家级批发市场和专业性集散中心的建设,发展现代化水产品营销流通,形成立足威海、辐射黄渤海、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渔业物流中心。

  整合资源,科学发展,海洋三产,潜力无限。
 
山东威海商务之窗


广西、广东、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北京、甘肃、安徽、陕西、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海南

杭迺懿  1348110971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2355746054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