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运又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记者从安徽省水运部门获悉,到2012年,省内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将基本完成任务,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400公里,长江干流安庆以下航道水深达到6米,可通航5000~10000吨级海船。
据介绍,水运具有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小、适宜大宗货物运输等优势,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我省水运资源极为丰富,境内大小河流300多条,发展水运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长期以来我省水运发展仍然存在建设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管理落后、水运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等矛盾和问题,水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按照《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要点》,安徽省将构建由“两干三支国家高等级航道”(长江、淮河两条干线航道和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三条支线航道)和“五条地区重要航道”(兆河~西河、涡河、浍河、青弋江、新安江)组成的安徽省内河航道骨架体系。
到2012年,基本完成省内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任务,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400公里,长江干流安庆以下航道水深达到6米,可通航5000~10000吨级海船;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4亿吨以上,新增1.8亿吨,其中,集装箱年吞吐能力新增57万标箱,突破70万标箱, 主要港口及沿江港口群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
到2020年,改善航道里程1000公里,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2000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6.0亿吨,其中,集装箱突破260万标箱;水运基础设施较好地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芜湖、马鞍山、安庆、合肥、蚌埠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建设,强化主要港口及沿江港口群枢纽地位。积极实施芜(湖)马(鞍山)组合港战略,“十一五”末建成亿吨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