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信息中心预计二季度GDP增长7.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8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报告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延续减速态势,二季度GDP增长7.5%左右。报告建议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真正落实结构性减税和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报告认为,在国内总需求放缓的背景下,二季度物价上涨压力略有缓解,初步预计CPI同比上涨3.3%左右,PPI下降0.6%左右。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低于预期,特别是4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态势,但就业形势表现良好,因而不必过于担忧经济增速适度减缓。同时,我国在区域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来看,当前经济减速主要是房地产调控和外需减弱等因素造成的,是产业转型升级期必须面对的阵痛。当前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劳动力、资源成本上升较快、融资成本过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应适度加大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专家称今年有6000亿减税空间 增值税税率或下调
我国结构性减税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近日接受《经济参考报(微博)》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空间不少于6000亿元,其中加大增值税减税力度是一个主要方向。有专家透露,决策层已在研究考虑下调增值税税率。
结构性减税有望进一步推进也符合当前市场普遍预期。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由于成本的上涨,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要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关键还是要推动结构性减税工作的展开。航天证券宏观研究员何筱微更是将减税称为“抵抗经济中枢下行的良方”。
在减税的同时,企业非税负担也有望降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微博)表示,今年一季度8.1%的GDP增速低于市场预期,未来政策需要进一步微调。就财税政策而言,在推进结构性减税之余,还要着力降低企业的非税负担。因为根据调研,小微企业反映最多的不是税收,而是各种收费。“比如,一个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为办消防证、请中介就花了6万元。企业对此怨言颇多,要把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尽快降下来。”贾康说。
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七个交易日走低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233,连续第七个交易日维持下行走势。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预计短期内仍将围绕6.30一线宽幅震荡。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233元,较前一交易日上升28基点。与5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的6.2670历史高点相比,近半个月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回落幅度已达563个基点。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欧债危机进一步发酵,投资者普遍对于全球经济前景预期悲观,而美联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似乎也渐行渐远,美元指数由此出现大幅上扬。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跟随欧元、澳元等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走软也在情理之中。不过,16日晚间美联储公布的4月货币政策会议备忘录表明,美联储进一步推出新宽松政策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闭,美元指数本轮走强能否演变为中期反转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4、国际油价创今年以来新低 6月上旬油价有望再降
在希腊政局动荡的冲击波下,国际油价连创新低。不过对于私家车主们来说这却是个好消息,业内预测三地原油变化率最快将于5月底再次跌破-4%“红线”,国内汽柴油价格6月上旬有望再度下调。
5月16日,作为国际油价风向标的纽约原油期货(WTI)价格跌至92.81美元/桶,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实际上,WTI已经连跌四日,并且跌势不减。5月15日,五个月来首次收于94美元/桶下方。各大研究机构纷纷预测,下个月成品油有望继续下调。
与此同时,业内传出消息称,成品油定价新机制预计将随下次油价下调而推出,最快在6月份。届时成品油调价时间或由目前的22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