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年初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广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沉着应对,措施得当,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上半年全区农村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局面。
初步核算,上半年广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617.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增幅比去年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1.5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来最高增长水平。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198.03亿元,同比增长4.2%;林业增加值50.45亿元,增长8.7%;牧业增加值256.67亿元,增长6.6%;渔业增加值90.40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业拉动率分别是1.3、0.7、2.9、0.8个百分点。
(一)种植业保持平稳增长。一是冬种春收粮食生产平稳。年初持续低温阴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冬种春收粮食等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但由于粮食秋冬种面积的增加,春收粮食产量达29.00万吨,增长7.1% 。二是水果生产保持增长。上半年水果产量172.83万吨,增长7.4%,其中芒果6.14万吨,增长21.4%;果用瓜154.93万吨,增长4.1%。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平稳。糖料蔗、桑园、药材、食用菌等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与上年同期比分别增长3.3%、7.2%、14.0%、24.8%。四是早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虽然年初气候条件不利于早稻播种,但进入3月中旬后,日照充足,气温回升,雨量丰沛,光温水匹配良好,对早稻插秧、发育、生长、抽穗、扬花、授粉、灌浆、成熟十分有利,各地普遍反映禾苗长势良好。据农业部门6月25日农情调查,早稻一、二类苗占91.4%,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二)林业生产较快发展。广西史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半数以上土地为宜林山地,是全国人工林和速丰林第一大省,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试点省区。据林业部门反映,今年以来全区投入3400多万元,组织开展珍贵树种苗木海南黄花梨、柚木、降香黄檀等1705万株免费赠送农家,在农村“四旁”种植,上半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50.0万亩,增长1.5%。在市场需求拉动下,木材采伐量仍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木材产量739.2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2%。
(三)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广西畜牧水产部门积极抓好生产,年初组织全系统“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兽医走村屯,万名技术人员抓培训”三大活动,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指导生产,破解难题,畜牧生产稳中见好。上半年,生猪出栏1722.65万头,增长8.8%;猪肉产量132.96万吨,增长10.8%;能繁母猪存栏287.17万头,增长2.4%。禽肉产量65.81万吨,增长3.2%;禽蛋产量10.47万吨,增长5.3%;牛肉产量6.77万吨,增长3.5%;蚕茧产量10.79万吨,增长8.9%。
(四)渔业生产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渔业生产,纷纷出台政策,拿出资金,大力推动以低产池塘改造为抓手的科技促渔生产技术的提高,以科技进步增加产量。据调查,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罗非鱼每亩水面产量能够提高一倍多。广西各地积极发展生态养殖,有机养殖,观光养殖,休闲养殖,特色养殖,深海养殖,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区水产品产量127.09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0.78万吨,增长3.6%;淡水产品产量56.31万吨,增长6.4%。
(五)农产品价格价格涨跌互现。今年以来,广西农、林、牧、渔业生产价格呈现出涨跌互现,蔬菜涨幅大,生猪有起落,荔枝价格高。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调查,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2%。种植业上涨12.4%,其中蔬菜上涨30.3%;水果上涨12.7%,热带水果荔枝上涨47.8%,芒果上涨27.7%;林业下降2.1%,其中松脂降幅达33.7%;畜牧业上涨0.8%,其中生猪上涨1.3%,环比下降25.6百分点,家禽上涨7.7%;渔业上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