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工业》创刊 50 周年活动日前评出“推动中国涂料科技进步的10大事件”。
1.组建设立专门从事涂料科技开发的国家研究机构
1969年,天津化工研究院从事涂料及颜料开发部份迁往甘肃兰州,成立化工部西北涂料工业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1979年底,化工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在山东青岛建立。1988年,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科研主体部分和行业服务部份在江苏常州成立技术服务中心。1993年,改名为化工部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1999年,中央级涂料科研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经10年发展,形成了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昊华化工(集团)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和海洋化工研究院等3家全国性研究机构,为中国涂料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2.编辑出版、再版《涂料工艺》成套图书
1975年,原燃料化学工业部涂料技术训练班组织编写《涂料工艺》套书,全书共十个分册。1976年12月由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继续出版了小32开版(9个分册)、大32开版(6个分册)、16开版(上、下两册)共4个版本,印数超过20万套。《涂料工艺》汇集了我国知名的涂料专家和学者精心编写,培养了我国几代涂料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的经典图书,有的读者称该书是中国涂料行业的“圣经”。1998年《涂料工艺》荣获国家新闻图书二等奖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评选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3.自主研发水性电泳涂料及产业化生产
1961年初,美国PPG公司开发成功阳极电泳涂料,并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应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20世纪70年代初,PPG相继推出阴极电泳涂料,在汽车生产线投入使用。在水性电泳涂料研发方面,我国起步不晚。上海染料涂料研究所1965年研制成功水溶性酚醛改性醇酸树脂电泳涂料,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紧接着研制成功水溶性环氧酯电泳涂料,并实现工业化生产,产品在兵器工业或汽车工业中获得应用。1979年五机部“五四”研究所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单组分阴极电泳漆。20世纪90年代中期,化工部常州涂料工业研究院开发成功双组份阴极电泳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性电泳涂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