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需求、产品,一个坚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正逐步推动中国绿色油墨的进程。
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一些出口企业接到欧洲客商的通知,要求他们把出口产品的包装及说明书送至欧洲检测,检测内容涵盖印刷物中铅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的残留物。据了解,欧洲客商已经对宁波地区用于出口电子电器产品包装的瓦楞纸箱、内包装及说明书上的油墨备加关注。由于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甲苯等有机溶剂,干燥后的残留物在使用中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空气,国际上对印刷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均有限制。有关官员表示,印刷制品安全问题将对我国形成新的贸易绿色壁垒。而从印刷品的生产流程来看,油墨无疑成为这条完整的产业链上不得不提的“主角”。
油墨四宗罪
VOC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使用的主要是溶剂型油墨,其中造成油墨不环保的主要物质是有机挥发物。有机挥发物英文缩写为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一些能与阳光、臭氧层中的氧化氮发生反应的有机化学物。挥发到臭氧中的 VOC,会与灰尘中的细微尘埃粒子和其他物质结合,形成灰雾,刺激人体肺部,并对动、植物等各种生物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重金属
油墨中的某些无机颜料中含有铅、铬、铜、汞等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用于印刷食品包装和儿童玩具。
有机溶剂
油墨中的部分有机颜料中含有联苯胶等有机溶剂,它们是各种油墨的重要成分,但同时也是致癌物质。在生产中,这些有机溶剂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体内,会损害人体的皮下脂肪,长期接触会令皮肤干裂、粗糙;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会随血液破坏人的血细胞及造血功能;如果被吸进气管、支气管、肺部,或经血管、淋巴管传到其他部位,则甚至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
残留物
印刷油墨中常使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有毒、可燃,虽说可以通过干燥除去绝大部分,但仍会残留部分溶剂,并转移到食品等中,危害人体健康。这种情况在包装印刷广泛应用的凹版印刷油墨中特别常见,由于油墨颜料颗粒小,吸附力强,尽管印刷时已加热干燥,但因干燥时间短、速度快,常常不能彻底干燥。特别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中,其残留溶剂更多。这些残留溶剂被带到复合工序中,经复合后更难跑掉,会慢慢迁移渗透,从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此前,雀巢奶粉因包装受到污染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站在绿色壁垒前
2003 年 2 月 13 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 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管从电子电气到油墨,似乎毫无关联,但这两个指令是以维持、保护和提高环保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及合理谨慎的使用自然资源为目标,要求所有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必须达到环保方面的要求。因此正如某些专家指出这不仅仅只是影响到电子信息产品整机制造商,而且广泛涉及到原材料、化工及包装物料等上下游企业。理所应当,油墨的环保性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事实上,决定油墨命运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WEEE指令已于 2005 年8 月13 日开始在欧盟各国正式实施,出于对报废电子电气设备回收及环境治理成本的考虑,环保型油墨已经受到众多印刷客户的青睐。除了“萝卜”,还有“大棒”,将于2006年7 月1日实施的ROHS指令,则要求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器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这将彻底终结,至少在欧盟这个重要市场上彻底终结非环保油墨的市场生命。据了解,美国、日本等重要商业市场也正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限制非环保物质的使用。
如果眼中多一份“环保”的观点,我们对待“绿色壁垒”态度,就应该从单纯地认为是设置贸易障碍转变为实实在在对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负责任的态度。
事实上,那些在油墨使用方面设置“绿色壁垒”的国家在本国环保油墨的推动上也不遗余力。据统计,目前英国 60%的印刷品采用无醇或少醇油墨印刷。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除胶印外,水性油墨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溶剂型油墨。以美国为例,有95%的柔性版印刷品、80%的凹版印刷品采用水性油墨印刷。
企业的责任
制定法规去促进绿色油墨的发展,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但对于推动环保油墨的执行者,他们的态度及行动更为重要。令人高兴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承担其社会责任,SONY 公司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2001年,SONY公司的PS 2 (Play Station 2)游戏机被荷兰政府检查出含镉过量,荷兰政府禁止 SONY 公司运载船只靠港,SONY 因此损失1700 万欧元,该事件一时引得全球瞩目。SONY 意识到绿色环保的必要性,此后便开始推动建立绿色伙伴系统(Green Partner System),即提出 SS-00259 技术规范,要求其供货商的产品、部件等均需符合其规范的环保性要求,明确了对重金属、有机氯化物、有机溴化物等有害物质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与伤害。这其中就包括 SONY所有产品的包装及说明书都采用非挥发性、不含有害物资的环保油墨印制。国内东莞东宏油墨有限公司及天津东洋油墨顺利通过了这个每两年更新一次的严格认证,其产品成为 SONY 产品包装及其他印刷制品的指定油墨。
同样是日本企业,松下公司在其印刷制品上广泛应用了更环保的 UV油墨印刷,每年 UV油墨的用量相当大。中国UV印刷的产值也相当高,但主要应用在烟包印刷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真正是从环保角度应用 UV 印刷的寥寥无几。
为何路漫漫
查阅中国众多油墨厂商的产品介绍,环保型系列油墨赫然入目。中国油墨厂商对于产品参加获得各种环保认证的热情也一直高涨,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美国SGS认证、日本无芳香烃质量认证等,尽管认证成本不菲,但中国油墨厂商永不嫌多,认证路上乐此不疲。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国际全印展上,油墨专区里各油墨厂商展出的各种环保油墨琳琅满目,如此看来,中国环保油墨的供方市场并不缺少。
但除去承接的外单及因装饰效果而广泛采用的UV印刷外,在中国,印刷品真正从环保的角度使用环保油墨的少之又少。不过伴随大众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的加深,环保油墨应用在我国食品包装印刷领域得到了最先的突破。但在报纸书刊印刷、商业印刷及普通包装印刷上都仍处于“欲说还休”的状态:大家都在说,却没有谁在做。
按照某知名油墨厂商一位销售负责人的话来说,各油墨厂商目前推出环保油墨,宣传企业实力的意义大于满足市场需求的意义。为了保证利润,除了一些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的油墨厂商外,大部分厂商对于目前环保油墨并未开拓很好的国内市场,实际上都严格控制环保油墨的产量,如此以来,相较于普通油墨其生产成本自然就高。
而众多印刷企业面对“为什么不用环保油墨”的疑问,最多的回答是“有必要吗?”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要求必须用,印刷业务的客户没有特别的要求,环保油墨不仅在价格方面没有优势,有些还需要加装或重新购买特定的机器来实现,这对于一个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的“正常人”来说,的确没有必要。
法规、需求、产品,这的确就像一个坚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法规没有限制及引导需求,需求便无法通过市场推动产品的工业化,而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又何谈需求及政策支持呢?但大多数油墨生产商还是看好环保油墨前景的。“至少需要环保油墨的客户越来越多,来自海外市场的进口要求,来自国内消费者的要求,这都会使这个市场越来越大。至于来自政府的政策法规,只是个时间问题,就像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家居装修涂料的环保规定一样,终究会制定出来并严格实施。”某油墨厂经理对该厂生产的环保油墨产品前景看好。事实上,据2006年3月31日举行的主题为“中国印刷进入环保时代”的“第二届印刷与环保上海论坛”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新立透露,尽管我国在提升印刷品的环保性方面起步较晚。
但在油墨的使用和相配的工艺上,水性油墨、大豆油墨和无气味油墨已经得到了积极推广,尤其在柔性印刷领域中,水性油墨、水性上光油等包装印刷材料在瓦楞纸板、折叠纸盒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链接国内环保油墨拾贝
江门东洋油墨
江门东洋油墨凭借其日本总部8年的研究开发,成功推出了GC-FINE无苯·无丁酮一液型高性能复合凹印油墨等一系列环保油墨。达能、徐福记等知名食品厂商采用了这一环保油墨。
茂名阪田油墨
茂名阪田油墨有限公司目前年产6000吨平版单张纸印刷四色环保大豆油墨,采用日本阪田技术、配方及检测方法,推出的 C ECOPURE 系列大豆油墨,不仅印刷性能优越,同时确保无芳香烃,不含重金属,不含VOC 等有害物质。
东莞东鸣油墨
东莞东鸣油墨有限公司于2005年成功研发出不含VOC的植物油系油墨,成分完全环保。其中,TOH AFSOY豆油型热固胶印轮转油墨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天津东洋油墨
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为了适应环保要求,研制出大豆油型热固胶印轮转油墨,纯净的品质有效地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该油墨采用无芳烃溶剂(芳烃含量<1%)和国际通用的大豆油为载体,减少对印刷作业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在光泽性、抗水性、干燥性、印刷传递性和转移性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现,更适用于高速印刷机使用。
天女化工
天津天女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 UVO —紫外线固化胶印印纸油墨,不仅固化速度快、色彩鲜艳、网点清晰、层次丰富,更不含挥发成分,不污染环境。
珠海乐通
珠海市乐通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推出的GP10系列醇溶性复合油墨,不含苯、酮类溶剂及重金属,适合于对残留溶剂控制非常严格的食品包装,符合环保要求,主要用于凹印和柔性版印刷,印刷适性好,配合不同稀释剂,可用于20~180米/分钟的印刷,油墨可完全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