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速生丰产林---我国林浆纸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和讯网
2005-10-11
阅读次数:4245
阅读字体 【

    全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就是要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过去林、纸分离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走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发展现代造纸工业和林业的必由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实现造纸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造纸工业木材原料供应由自然状态向集约化、高科技化和基地化方向转变,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形成以造纸工业为龙头的产业链。造纸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实现林、浆、纸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将会充分调动造纸企业、林场和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形成制浆造纸、植树育林的良性循环。三是有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将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与退耕还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结合起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办法。四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采取高科技手段,大规模营造速生丰产纸浆材林,并实行轮伐轮作,有利于保护植被。五是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国际上化学木浆生产,吨浆耗水30吨以下、COD排放量30--50公斤;我国化学草浆生产,吨浆耗水高达200吨、COD排放量达1350公斤左右。因此,发展木浆造纸,采用先进的制浆造纸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和节水措施,将大大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一、我国的森林资源和木材产量
   
中国大约有17.48亿公顷的森林,相当于全世界森林面积的5%。同我国占世界人口20%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森林资源较少的国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现有的这些森林资源,还是我国在过去50多年长期奋斗取得的,来之不宜。在1949年,我国的森林资源仅仅为8.6%。通过长期的植树造林和对已有森林的保护,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使我国生态环境的形势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过去的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目前的治理和破坏相持、治理略大于破坏的局面。仅在过去5年,我国就有1332万公顷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口的压力和较严重的破坏程度,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已恢复到了国土面积的18.21%,但我国的森林质量低,单位林地平均林木蓄积量小,只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的50%左右(表1)。
         
         表1  世界上主要国家林木总蓄积量和单位林地平均蓄积量比较

               

林木总蓄积量(亿m3

124.6

891.4

712.5

308.4

293.6

平均蓄积量(m3/hm2)

72

104

130

136

/

    我国的木材产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处于上升阶段,在1995年达到最高(6770万m3);随后逐年降低,在2002年降为4440万m3。这几年正在逐步回升,去年为52000万m3。同时,我国锯材的产量从2000年就开始回升,从2000年的630万m3增加到去年的1530万m3。我国人造板产量自从1998年以来就一直大幅度增长,从1998年的1060万m3增加到2001年的2110万m3和去年的5450万m3,近3年增加了3340万m3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木材、锯材和人造板产量的增加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所以,我国每年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的木材。由于我国在人造板工业方面的实质性发展,对于人造板的进口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木材和锯材进口都在大幅度上升。在1980年,我国的木材和锯材进口量为187和8万m3;在1990年增长到419和25万m3;在1999年增长到1013和218万m3;去年更是增加到2624和600万m3。2004年的木材和锯材的进口量接近我国产量的一半,外贸依赖度极高。另外,我国还进口了2451万吨的纸浆、废纸和纸产品,大约相当于1亿m3木材造纸后的产量。这也造成了国外环保团体开始对我国大量进口木材及其产品的不满,宣传“中国在买世界的森林”。

    我国用材林面积9940万公顷,蓄积量72亿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面积1469万公顷,蓄积量27亿立方米。从资源消耗看,扣除“四旁”和灾害性消耗,全国与采伐限额管理同范围的森林资源年均净消耗量为3.4亿立方米。考虑到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中中幼林占绝对比重,未来资源净生长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年均净生长量也会进一步扩大,2010年和2015年森林资源年均净消耗量达4.0亿立方米和4.3亿立方米是可能的。按1993年资源消耗结构中商品材出材率65%,薪材占29.8%计算,2010年和2015年木材产量可分别达到1.8亿立方米和1.95亿立方米。我国木材需求总量2010年为39620万立方米,2015年为43980万立方米(表2)。根据上述供需预测结果,在不考虑薪材的情况下,生产建设用材缺口2010年为1.1亿立方米,2015年为1.4亿立方米。如不能在短期内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加大科技进步对速生丰产林产量提高的贡献,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木材,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有钱也买不到木材的局面。

            

       表2  2010年和2015年我国木材需求总量与结构(单位: 万立方米)

            

      称

2010年

2015年

需求量

比重%

需求量

比重%

一、生产建设用材

28020

100

33480

100

建筑用材

6920

24.7

7200

21.5

装修用材

2850

10.2

3300

9.9

家具用材

2900

10.3

3700

11.1

木浆造纸材

3600

12.8

6000

17.9

人造板材

3590

12.8

3900

11.6

坑木用材

330

1.2

330

1

车船材

300

1.1

320

1

交通、化工、文体

230

0.8

250

0.7

培植业用材

550

2

580

1.7

农民自用材

2050

7.3

2400

7.2

其他用材

4700

16.8

5500

16.4

二、薪材

10500

 

10000

 

合计

38520

 

43480

 

 

    二、我国的纸浆需求及生产
   
我国2004年纸和纸板产量为4950万吨,消费量为5349万吨;2005年估计分别为5400和5800万吨。在2004年纸浆消耗总量中,木浆为970万吨(22%),非木浆为1180万吨(26%),废纸浆为2305万吨(52%)。2004年进口木浆为732万吨,占木浆消耗量的75%,为历史最高;进口废纸1230万吨,占废纸消耗量的45%。
   
我国从1990年开始,纸浆进口就在不断增加,增加趋势呈现出指数函数增长。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利用保守的直线回归模型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纸和浆的进口量也会达到3003万吨;利用指数函数预测,就会超过5000万吨。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我国木浆工业的发展,使这种不断上升的进口趋势得到改变,用更多的国产木浆极大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我国现有森林资源总消耗量3.4亿立方米来看,工业用材消耗约占39.3%,农民自用材消耗占21.5%,薪材消耗占32.5%,其它消耗占6.7%。从目前用材结构看,每年可提供浆纸材原料约845万立方米,可生产木浆近188万吨(按4.5立方米木材产1吨浆计)。预测2005年国产木浆产量为380万吨,浆纸材原料需求量为1710万立方米,而可供量只能达到1000万立方米,浆纸材供求缺口约为710万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国产木浆产量在720-1190万吨之间,主要取决于纸浆材的供给能力,浆纸材原料需求量为3240-5355万立方米之间,而可供量只能达到2500-3500万立方米,浆纸材供求缺口约为740-2055万立方米,浆纸材原料供求形势将十分严峻。估计到2015年,我国国产木浆产量在1100-1500万吨之间,主要取决于原料林的生产能力,浆纸材原料需求量为4950-6750万立方米之间,而可供量只能达到4500-5500万立方米,浆纸材供求缺口约为450-1250万立方米。

    为了解决纸浆产业木材短缺问题,国家林业部门正在加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质量,满足制浆造纸产业的生产需求,逐步达到木材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林,我国工业原料用材能达到基本自给。希望通过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到2010年新建浆纸原料林509.2万公顷,可支撑1190万吨的木浆生产能力;人造板原料林基地298.7万公顷,可支撑1315万立方米的人造板生产能力;珍贵大径级原料林基地112.3万公顷,可提供732万立方米的建筑、家具、装修等行业的用材;基地的原料供给占工业原料的70%以上。

    到2015年建设浆纸原料林586.0万公顷,可支撑1386万吨的木浆生产能力;人造板原料林基地496.9万公顷,可支撑2150万立方米的人造板生产能力;珍贵大径级原料林基地249.7万公顷,可提供1579万立方米的建筑、家具、装修等行业的用材,基地的原料供给占工业原料的80%以上。

    三、我国工业原料林基地分布和生产状况

    1、南方沿海地区

    位于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4省区。本区适宜桉树、相思、马尾松、加勒比松、湿地松为主的浆纸或人造板材原料林,以及柚木、桃花心木、紫檀、西南桦等珍贵用材林树种的生长。该区域以建设短周期短纤维浆纸原料林基地为主,兼顾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建设,适量发展周期较长的热带和南亚热带特有珍贵用材树种。

    该地区制浆造纸工业基础好,大中型企业多,且有多年原料基地建设经验。主要纸浆企业有APP中国海南洋浦浆厂、广州造纸有限公司、广西国发林业造纸公司、南宁凤凰纸浆厂、贺州纸浆厂、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岩纸厂、邵武竹浆厂、柳江造纸厂、广宁造纸厂等。该地区是具有资源优势的省区,以新建大型木浆造纸企业为主。同时,该地区可能还要为黄淮海平原地区的纸浆厂提供部分木材原料。

    该区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年均气温22℃以上,年降雨量1500~3000毫米,全年基本无霜。交通便利,人工用材林发展较快,经营水平普遍较高,是我国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的重点地区,开发速生丰产林的条件非常优越。可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桉树轮伐期为5~8年,国外松、马尾松轮伐期为12~15年,相思为6-10年。近年来,由于马尾松毛虫、松突圆蚧、松材线虫病和湿地松粉蚧等病虫害的影响,给松树在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目前开始发展松树林基地,可能在2015年之前也不能砍伐利用。

    2、长江中下游地区

    位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适宜培育欧美杨、池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和竹类为主的工业原料林树种,以及杉木、柳杉、楠木、樟木等大径级用材树种。同时,该区域制浆造纸工业基础较好,且经济发达,市场容量大。在该区域内分布有紫兴纸业、富阳永泰实业公司、浙江民丰造纸厂、景兴纸业集团有限公司、APP中国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晨鸣纸业公司等多家大中型浆纸企业。

    该区域应以发展中短周期长短纤维结合的人造板和浆纸原料林基地并重,兼顾周期较长的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该区自然条件优越,年均气温18℃以上,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量适中,温度适宜,无霜期300天以上,地貌以低丘陵为主。土地肥沃,树种资源丰富,人工林发展较快,经营水平较高,是我国发展速生丰产林的重点地区之一。可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杨树类轮伐期为8~10年,松树类轮伐期为15~18年。

    该区域人口稠密,林业用地主要是丘陵山地,能发展杨树的土地不多。所以,该地区纸浆林基地很难在2015年以前进行大量砍伐,近期解决我国造纸原料短缺潜力不大,主要是解决2020年以后的纸浆材供给。

    3、黄淮海平原地区

    位于我国暖温带气候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4省黄河流域以及海河、淮河流域的冀中、冀南、鲁西、豫东地区。该地区气候温暖,年均气温10~1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光照充足,无霜期260天左右,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但降水量偏少,多数情况需要进行灌溉。该区是平原造林绿化的重点区域,适宜毛白杨、欧美杨、构树等浆纸或人造板原料林树种生长。该区域应以发展短周期短纤维的浆纸原料林基地为主,兼顾发展人造板原料林基地。杨树短轮伐期为6~10年,可提供短纤维漂白浆纸原料。黄河中下游大片河滩地适合于三倍体毛白杨生长。

    同时在该区域内分布有河北冀腾纸业、山东日照木浆有限公司、襄汾纸业有限公司、山东博汇纸业有限公司、山东华泰集团、山东晨鸣纸业集团、泉林纸业集团、山东太阳纸业集团、河南武陟造纸厂等多家大中型浆纸企业。黄淮海平原地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等造纸大省,重点以改造原有草浆生产设备,发展木浆生产,提高产品等级,降低区域环境污染。寄希望该区能基本在草浆改木浆过程中,能做到原料大部分自给,小部分依靠进口或南方林区供应。

    4、东北内蒙古林区
   
该区域位于我国温带气候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该区域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年均气温0℃,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无霜期较短,100天左右,林木生长周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地处我国温带气候区,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适宜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大青杨、甜杨、山杨和欧美杨为主的浆材或人造板材原料树种,以及红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云山、落叶松等珍贵或大径级用材树种的生长。该区域应充分利用现有中幼林资源较多的优势,改培或新造结合,以珍贵或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为主,长短纤维结合,中短周期的浆纸原料林基地、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并重发展。可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杨树类轮伐期为15~20年,落叶松类轮伐期为20~30年。短期内该区域不可能提供很多的纸浆材。

    同时,该地区内分布有扎兰屯纸浆厂、华章纸业、牡丹江造纸厂、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造纸有限公司、黑龙江斯达造纸有限公司、吉林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开山屯造纸厂、石岘造纸厂、鸭绿江造纸厂、金城造纸厂等多家大中型浆纸企业。

    5、西部重点地区

    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至南亚热带气候区(由北至南),包括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新疆、宁夏、甘肃等6省(区),亦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重点地区。新疆、宁夏等2区,地域广阔,光热充足,典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100~300毫米,降水缺少,造林对灌溉的依赖较强,在具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适量发展浆纸原料林基地。而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自然条件优越,水量充足,年均气温10~20℃,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无霜期300天,地貌类型似中低山和高原盆地为主,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发展浆纸原料林基地。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适宜发展马尾松、思茅松、云南松纸原料林基地,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轮伐期为15~20年。部分地区适宜发展桉树纸浆原料林基地,可提供短纤维漂白浆纸原料,轮伐期为5~10年。

    该区域内分布有宜宾纸业有限公司、雅安中竹纸业有限公司、乐山造纸厂、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博湖纸厂、石河子纸厂、宁夏美利纸业集团公司等浆纸企业。今后,结合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可规划一定规模的浆纸生产企业,对浆纸材原料的需求量将会加大。

    由此可见,在短期内能迅速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保证我国的纸浆材供给从目前的1000万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000万立方米和2015年的5000万立方米,只能主要依靠南方沿海地区。这也符合我国林业发展目前“西治、东扩、北休和南用”的整体布局。南方沿海地区布局重点是大规模发展商品林基地;适量地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海平原地区和西部重点地区的纸浆材产量。而东北林区由于需要修养生息,纸浆林轮伐期长,在2015之前提高产量几乎没有可能。在南方沿海地区,由于松树生长受病虫害的影响和轮伐期超过10年以上,加上纤维板生产对松树木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增加的纸浆材有限。相思和木麻黄适宜种植范围有限,不能大面积发展。这样增加纸浆材产量的历史重任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桉树速生丰产林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在2015之前提高产量也只能依靠杨树。但杨树对种植地要求较严,得浆率低(桉树4立方米生产1吨浆,杨树为6立方米生产1吨浆),要在增加纸浆材供给上起到很大作用可能不现实。在西部重点地区,在2015年之前大幅度增加纸浆材产量,也只能依靠桉树。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