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短缺是我国造纸业的无法承受之痛,并在某个时段深深刺痛纸业人的心。在这个资源渐趋减少并有个别资源濒于枯竭的年代,如何让有限的资源细水长流,我国上上下下都在求索。
外源依赖是我国造纸业的“硬伤”
纸浆对于造纸业如同“粮食”一般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造纸大国。2010年,中国纸及纸板总产量达到10035万吨,首超1亿吨,占全球造纸产量的1/4。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此大的产量,就需要足够多的原料,我们的“家底”能否满足?
答案不乐观。我国目前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面积29亿亩,但与芬兰、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相比森林资源不算多。2010年,全国纸浆消耗总量为8500万吨,较上年增加500万吨。我国目前原生浆产量为每年1800万吨左右,这对于造纸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消费需求,显然不够。因此,进口便成为我国造纸业的必然选择。2010年,我国进口木浆1137万吨,进口废纸2500万吨(转化为进口废纸浆约为2100万吨),进口纸浆已占到中国纸浆消费量的37%。
对于世界纸浆(主要是指原生浆)贸易来说,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拉动了全球市场的增长。目前,纸浆已经成为中国继石油、铁矿石之后的第三大用汇大宗原材料。
2009年之前,我国的造纸业还沉浸在纸业大发展的辉煌之中。而随着2009年纸浆价格的一路上扬,2009年4月2日,美国北方漂白软木牛皮浆(NBSK)的价格为577美元/吨,而今年8月30日NBSK的价格已经上涨到986美元/吨,约合人民币6300元,短短2年间,浆价就涨了2500元人民币,对外原料过度依赖的弊端显现,企业每日眼睁睁看着进口原料价格猛涨却无可奈何。
企业的命脉正被国外原料所挟持,浆价将成为国际纸浆厂商控制市场的“武器”。没有“主动权”,谈不上“话语权”,更谈不上“定价权”。中国造纸业的世界第一成了纸浆出口国的发财之道,国际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牵动我国纸业人的神经,造纸企业的利润也在被原料出口国所吞噬。今年上半年,我国造纸行业实现收入3116.22亿元,同比增长23.8%,利润总额154.57亿元,同比却下降1.6%。
“废纸原料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在森林资源趋于紧张的情况下,废纸作为造纸原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国废纸原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一直以来,我国造纸原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废纸。虽然我国各地通过制定相关回收制度政策,明显增加了废纸回收数量,但废纸回收率仍有待提高。
今年,随着2010年底国家对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政策的取消,对废纸回收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为了生存,废纸回收企业只能抬高废纸收购价格,以至于目前已和进口废纸价格不相上下。在价格一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国内废纸的价格优势全无,造纸企业自然会选择进口废纸。
2009年,全球废纸净出口量约为3224万吨,而我国废纸进口量就高达2750万吨,也就是说,全球只剩下474万吨废纸可供应给其他国家。2009年,我国进口废纸比上一年增加329万吨,如果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对全球废纸资源来说,能否满足我国巨大的需求将要打上一个大问号。
这听起来很可怕。有专家说,我国的周边国家已经开始认为中国大量进口废纸,抬高了废纸价格,使其他国家的造纸业利润空间被挤压,有的甚至无法生存。从美国、欧盟再加上最近的俄罗斯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造纸企业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可见一斑。也许一场“废纸原料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针对目前的状况,我国必须增加国内废纸的回收量,提高废纸的利用率。而要加大国内废纸的回收力度,就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内废纸回收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培育大型回收企业,探索国内废纸回收利用发展的模式。这样,我国造纸行业才能在“废纸原料大战”中有充足的底气。
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潜力
进口、涨价,还要进口、还得涨价,这已经成为了我国造纸行业的梦魇。那又将如何打破这个怪圈?
我国森林资源虽然匮乏,但我国的竹子、芦苇、秸秆等非木纤维资源丰富,如何科学合理利用非木纤维资源,充分挖掘非木纤维资源的应用潜力,探索非木纤维先进的清洁的制浆技术和工艺,是我国造纸行业必须面对并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一个长远规划。
木浆原料短缺,使我国造纸业近年来开始逐渐注重非木纤维的科研,不少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专利。泉林集团就是一例。泉林集团麦草制浆新的生产工艺,改变了以往草浆生产面貌,不同生产阶段都有很多国家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整个过程COD指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黑液全部用来生产肥料,现在正在扩大化和产业化。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纸业发展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巡视员贺燕丽就非木纤维的利用专门提到了泉林集团的秸秆利用。她说,原来麦草制浆生产线是不会列为国家鼓励类的,但今年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10万吨/年及以上的制浆生产线已经被列入《20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有关政策也会向这样的产业倾斜。我国每年有2亿多吨秸秆,其中相当部分可以用于造纸,我们应该发挥我国这个特有的资源潜力。
除了企业对非木纤维的研发以外,一些省市如今也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林等非木资源优势来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例如,四川省就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十一五”期间,四川造纸行业生产量只能满足消费的1/3。“十二五”期间,四川造纸产业规划,已把大力发展竹子制浆造纸、包装纸板、生活用纸生产与加工列为发展重点,生产量将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
总而言之,我国造纸原料问题必将日益凸显,造纸行业不仅要注重提高我国森林、废纸、非木纤维等原料的利用率,还要看到我国如今重点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建厂制浆,寄望造纸企业在这个资源短缺的年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