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企业要以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产经网-中国纺织报
2006-06-05
阅读次数:3870
阅读字体 【

      目前在印染行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标与国际标准没有接轨,接外单生产时显得非常被动。现行纺织品国标及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但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尽管我国部分印染产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依然不能形成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客户标准随机性很强,标准之争中难以占据上风,受制于人,贸易争端中显得极其被动。谁来为企业买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订单减少,开工率低。2005年下半年受欧美贸易摩擦影响,放单人员战战兢兢,接单企业小心翼翼,订单明显减少,再加上截止到2005年12月361家规模以上企业快速上马,争相抢单,企业呈现吃不饱状态,市场竞争激烈,竞相压价,原料、煤、电、运价增长,企业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印染布出口增速减缓。主要表现在2005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1~12月份印染六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增幅分别为23.48%、15.69%、15.15%、11.48%,呈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二是产品质量和档次需要进一步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自主品牌实力相对较弱,利润空间偏低。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品牌,在国际产业利益分配中处于低端环节,盈利能力欠缺,缺少竞争手段。

  科研成果转换率较低。科研成果与行业的发展有些脱节,行业发展不能有效利用不断进步的科研成果实现自身改造。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需要加快,只有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国家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融资较为困难。这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汇率调整和纺织品出口关税的征收,给印染企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面对上述问题,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建议,加大先进装备的引进和设备改造的力度,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据统计,2005年1~12月份印染后整理机械进口金额为6.94亿美元,同比减少18.85%,占总纺织机械进口总额的19.51%。建立约束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加强行业内有效整合,提高行业门槛,控制总体规模,限制产品雷同的企业盲目投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原创品牌的合法权益,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争取在国际贸易中谋求利益分配的合理。加大科研开发和关键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技术转化、技术扩散和技术吸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工业企业用于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仅占其销售收入的0.7%,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为2%~4%。跟踪国际形势,建立预警机制,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减少贸易摩擦,扩大出口创汇。鼓励社会各界采购优质国产面料,积极扩大国产面料的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国内印染企业的发展和提高。

  尽管近几年印染行业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要不断以技术突破实现跨跃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今年印染行业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依靠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提升行业运行质量;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前提下,注重借助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加大品牌工作力度,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加强行业自律,目前企业良莠不齐,没有统一组织进行规范管理,市场秩序紊乱,亟待进一步整治;加大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广力度,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合,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生产更多高质量新品种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开拓国际流通渠道和营销网络,加强物流和信息沟通,提高市场营销管理水平,构建经济全球化网络体系,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利润分配;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目前行业发展已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为了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向质量型、效益型方向迈进。吴玉华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