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15-08-12
阅读次数:2231
阅读字体 【

  昨日(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较前一日下调1136个基点,引起市场各方强烈关注。

  当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央行此举有助于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而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最新举措或将带来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贬值又不可避免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

  利于实体经济复苏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贬值将带来贸易和实体经济的复苏,但同时也将面临资本流出的压力。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降低出口的压力,也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因此,实体经济将在三季度逐步向好。但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引发更多资本外流,导致基础货币收缩,可能给国内资产价格带来压力。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对记者表示,人民币贬值,资本流出的压力肯定会有,但相对来说,贸易形势也会不断好转。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一直存在,资本流出趋势明显。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二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76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766亿美元。至此,我国从2014年二季度以来,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状况。

  平安证券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短期资金持续外流,国际收支资本项下已连续5个月逆差,外汇顺收持续低于贸易顺差,表明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均存在明显的贬值预期,此次主动贬值也是对此预期的一种释放。时任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4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确实存在资本流出的现象。

  不过,高盛高华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二季度国际收支初步数据表明,净资本流出(含净误差与遗漏)从一季度的1560亿美元收窄至640亿美元,这可能体现了在第二季度人民币市场情绪普遍改善,以及隐藏的资本外流可能有所减少。

  记者注意到,国家外管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7月23日在解读上半年结售汇数据时表示,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可能影响境内企业的财务运作,加大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并且给人民币汇率政策带来一定挑战。不过,中国有信心、有实力、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

  此次央行再次出手,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或将再次带动资本流出。徐高认为,央行引导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人民币与强美元将逐步脱钩,外汇占款将进一步减少。

  降准可能性大增

  徐高进一步认为,外汇占款发放有可能因(人民币贬值)而减少,从而加大国内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央行加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决定程度,意味着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行政管控能力下降。未来,为了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快贬值,央行只能在外汇市场中买入人民币,这意味着外汇占款将在目前较低的水平上进一步减少。相应的,央行在国内金融市 场需要投放更多基础货币来加以对冲。降准的概率因而加大。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也认为,央行此举的目的,在于通过稳定进出口来实现稳增长;人民币贬值将对短期汇率形成扰动,加大了央行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刘东亮认为,人民币有可能进一步贬值,但受到央行的密切关注和调控,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或无序贬值;为了对冲贬值带来的资本外流压力,进一步降准不会太远。

  陈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了对冲缺口,央行可能会降准,但这是为了保证基准货币的供应,并不会通过降准来带来大规模宽松,而经济的复苏可能更多要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关新闻】

  美国财政部:现在评估人民币贬值影响为时尚早

  美国财政部在华盛顿通过电子邮件发布的公告称,中国表示周二早些时候宣布的调整是迈向更加市场化汇率的一步,美国将关注这些调整如何贯彻实施。

  公告称,美国一直在敦促中国继续实施金融改革,提高汇率灵活性,迅速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汇率体制。

  7月M2回升较快 降准降息效应持续释放

  “近期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波动,为了稳定市场预期、防范金融风险、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月份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相关操作对货币信贷增长也会产生影响。下一步随着资本市场趋于稳定,这种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会逐步消退。”8月11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7月份M2增长13.3%答记者问时表示。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