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抗金融危机 内促扩大内需
2月25日上午,《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符合性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会议认为,今后一要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二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三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四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会议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
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等。
对正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物流业,这次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有何现实意义,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物流行业还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月26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
振兴规划是我国物流业第一个规划
陆江说,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物流业的重视,是国家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的结果,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个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规划的出台,不仅对于我们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且对于物流业长远发展都是重大利好消息,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陆江阐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把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产业规划的重要意义。他说,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支撑。国务院提出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前九大产业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只有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其次,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政策措施,而物流业是重要环节。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完成近2万亿元人民币,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也就是说,物流业每增加6.06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一个百分点。据统计,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89.89万亿元,也就是说,每1个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物流业的发展,对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完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农民收入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再则,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物流业应对当前危机和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总体水平落后,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发达国家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一般在9%~10%左右,而我国2008年还是18.1%,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比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创造2800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差距很大,潜力也很大。
外抗金融危机内促扩大内需陆江表示,当前,物流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他说,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需求急剧减少的压力。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分别比2007年回落6.7和1.9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困难,效益普遍下滑的压力。大多数物流企业销售萎缩、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有些地区的部分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三是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压力。一方面客户延长帐期,物流企业垫付资金回笼放慢;另一方面部分上游客户破产倒闭或恶意逃债,物流企业坏账风险加大。许多物流企业当期经营难以为继,被迫放缓或放弃原定投资计划,对后续发展留下隐患。四是外资企业竞争加剧,国内产业安全的压力。
因此,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非常必要,也十分及时。这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是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战略措施。
陆江说,物流业规划不同于其余九大规划。他是物流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既立足于当前,更着眼于长远,对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们感觉,落实规划,一是要制定相关的专项规划,在这个规划当中已经提出了具体要求。再就是细化落实政策。就我们了解的行业情况看,至少以下几个方面非常重要:财政支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有利融资政策;便捷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结构调整政策;需求引导政策;产业安全政策等。
规划来之不易陆江说,从1978年物流概念引进以来,直到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物流产业地位,业内普遍盼望有一个物流业的专项规划。事实上早在2002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就开始物流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但由于物流是新行业、新产业,涉及面广,规划出台的难度非常大。
经过历时七年的酝酿,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到2008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才将经各部门和有关方面反复修改的规划草案提交国务院。去年9月份以后,物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九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落实,也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的支撑。因此,物流业能够列入这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既有其当前特殊形势的需要,也是物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
陆江最后表示,这个规划的最终文本目前尚未公布,但从总体来看,第一,这个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形势,提出了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第二,规划是全国物流业发展的蓝图,提出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结构布局和保障措施。第三,规划是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指南。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工程。这对于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各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推动物流业发展,有了基本的定位,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必将指导我国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