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故城县林业规划

华讯松香网
2008-08-27
阅读次数:5389
阅读字体 【

  一、林业概况

  故城县总土地面积141.5万亩,其中林业可利用土地48万亩,据统计我县原有林地面积8.5万亩,经济林面积6.1万亩。近几年来,县林业局充分利用黄河故道治沙工程和退耕还林匹配工程的机遇,积极跑办和争取项目资金,全县进行了通道绿化、河渠绿化、闲散荒地绿化和部分方田林网等一系列林业工程的建设,共计造林12.1万亩,植树665.5万株,且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已达到国家对工程造林的标准要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8.9%。

  通过上述一系列林业工程的实施,绿化了故城大地,到处绿树成荫,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县沙化土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多收的渠道,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制约我县林业发展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造林资金和管护资金缺乏。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造林任务的加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十一五期间计划造林21万亩,需资金3200万元),而我县经济相对落后,财政资金困难,能够用于植树造林的资金很有限,形成造林任务大,管护任务重和资金缺乏之间的矛盾。

  2、农民自觉植树、护树的积极性有待于提高。绿化工程是一项效益长远的工程,虽然经济效益能够直接体现出来,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能马上体现,部分农民对此仍缺乏认识,只着重眼前利益,植树、护树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我县绿化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造林成活保存率。

  3、管护意识差,措施不得当、不及时,树木保存率相对较低。

  部分造林户和部分乡镇片面强调植树量和植树面积,认为只要完成绿化面积,就算完成了绿化任务,管护制度和办法不健全,浇水、病虫防治、抚育等后期管理跟不上,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措施,造成造林保存率低,不能达到国家要求85%的标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跑办项目,争取国家资金。

  根据我县沙化地和盐碱地多的特点,积极争取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包括匹配)及其它绿化项目,初步计划争取退耕还林6万亩,防沙治沙和退耕还林匹配工程15万亩。充分利用工程造林国家资金来弥补我县造林资金不足。

  2、搞活机制,引进和引导大户造林,扩大造林筹资范围。

  通过承包、拍卖和引导大户造林等多种造林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植树的造林局面,扩大我县造林成果。

  3、加大林业政策和造林效益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造林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讲座、参观学习、发宣传资料、造林大户到乡村进行身传言教等多种走出去、引进来的宣传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和效益对比核算,使农民体会到植树造林是一项经济效益可观,致富之路。

  4、大力推广林粮、林经等间作技术,增加农民造林的经济效益。

  在保证植树密度不低于国家要求的标准情况下,可采用扩大行距,缩小株距的造林模式,积极推广林粮、林经间作,在短期内使农民见到效益,增加收入,以提高农民对植树造林的意识和积极性。

  5、建立造林档案,实行造林责任制,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建立造林地点、面积、品种、密度、成活保存率等档案资料,健全检查、管护、处罚等规章制度,划分造林小班,实行乡村干部管护承包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查每小班的管护和保存情况,达不到造林要求标准的地块,要限期补植,限期完不成补植,采用承包干部出资他人代劳的办法进行补植,并对承包干部进行行政处罚,把造林管护的业绩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标准。

  二、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林和经济林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政策引导和搞活体制相结合,提高群众植树造林主观能动性的原则,坚持种植和管护相结合,达到永续利用目的的原则。

  三、预期目标

  我县现有林地面积26.7万亩,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计划新造林21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2万亩),以治理东西沙河故道、沙化土地、方田林网和村屯绿化、河渠绿化、闲散荒地绿化为主要工程,共计植树500万株。其中东西沙河故道绿化4万亩,沙化土地绿化6万亩,方田林网45.6万亩,折合造林面积4万亩,全部完成全县538个村的村屯绿化,植树300万株,完成河渠绿化3万亩,闲散荒地绿化4万亩,新建苗圃0.3万亩。

  到2010年,全县共营造生态林39.9万亩,共植树2700万株,经济林8.1万亩,共植树360万株,人均林地1.1亩,人均树木57株,果品产量12000万斤。

  四、保证措施

  1、积极跑办项目,争取国家投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对林业的投资越来越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林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积极跑办,争取更多的林业建设项目资金,促进我县林业生产的发展。

  2、搞活造林机制,吸收社会资金。

  大力推广宜林地的拍卖、承包责任制等造林机制,鼓励大户、大企业投资造林,以吸收社会资金,充实我县造林资金。

  3、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领导重视,全民造林的氛围。

  县政府成立造林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安排全县造林任务,检查监督任务完成情况,对各乡镇定指标、定任务,实行工程造林分片包干责任制,并把造林完成情况作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指标,提高干部对工程造林的责任感、义务感。

  4、加大林业政策和林业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造林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电视讲座、出动宣传车、开宣传会、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植树造林的政策、法规和林业生产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使之家喻户晓,使群众认识到植树造林是绿化祖国,改变生态环境的一项国策,是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之一,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5、加强林业生产技术指导,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①因地制宜,多方位、多渠道引进新品种,争取造林品种优质化、多样化,除速生杨之外,多引进速生柳,泡桐、速生槐等品种,适地适树,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②造林模式多样化,发展树下经济,提高林地利用率,发展宽窄行种植模式,林牧、林经一体化模式,林下养殖模式等多种造林模式,长期利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提高农民自发造林的能动性。
 
 


资讯,会议,会展服务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5007906号-11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9号
电话:0771-5553301    传真:0771-5553302
网址:www.rosin-china.com    邮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