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条件限制,金华工业生产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道路货运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门槛低造成“先天不足”
资料显示,2003年金华市道路货运量已达8891万吨,其中市区近3000万吨。2003年底,市区拥有营运货车12553辆,外省驻金营运车辆近1000辆。运输市场的繁荣,促进了我市道路货运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全市货运服务业户有751家,市区拥有货运服务业户84家。
但是,由于市区货运服务业门槛低,业务知识要求不高,操作简便,经营者一哄而上,难免鱼龙混杂,缺乏诚信、货物时效不能保证、货损货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货运市场秩序,损害了货主的利益,影响了行业信誉。市区货运服务业整体呈现“小、弱、散、多”的经营格局。四级以上货运资质的企业少之又少,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理念滞后,同行间相互压价,导致行业平均价格不断下滑。
建货运有形市场势在必行
随着我市高速公路网的形成,金华浙中中心城市定位的确定,“一中两翼两三角”和“一城两中心五大产业园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金华物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无论从满足金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从金华城市定位要求出发,培育、建设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货动有形市场都势在必行。
金华自古货运发达,近年来市区营运货车剧增,却没有一个能为金华车主和外来货车提供停车、货物配载、信息交流、仓储配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专业交易场所,许多车辆只能随意停放在双溪西路、老330国道、金瓯路、劳动路口等地,严重妨碍了这些地方的交通秩序,损害了市容市貌,影响了金华城市品位。
由于没有大型的现代化中转仓库和搬运设施,金华的第三方物流及仓储配送型物流企业难有施展的空间。因此,建立一个集货运受理、信息配载、零担托运、仓储配送、货物中转、车辆停放等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货运有形市场,是提升市区投资环境和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金华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在《2003年~2020年金华市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在规划期内,要完成占地80亩、总投资5000万元的金华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上陈货运中心、金华零担物资配载中心等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市必须在多方面采取措施,整合货运资源,才能加快货运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提高货运业准入条件,发挥货运资质的作用,遏制无序竞争;二是加大交通行业管理的执法力度,治理整顿无证无照的货运黑户,打击“黄牛”,进一步规范和净化货运市场秩序;三是加大对外省驻金及其他转籍车辆的规费监管工作,力促有序运营;四是在市区环城西路上陈附近建设货运有形市场,可由专业货运企业投资运作,政府应在规划、用地、项目审批、资金信贷、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优惠,以便项目早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