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1月中国PMI为50.4%
2013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上。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3%,比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7%和46.2%,比上月下降0.2和1.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地区PMI分别为50.9%和51.1%,均位于临界点以上,分别高于全国制造业0.5和0.7个百分点;西部、东北部地区PMI分别为48.1%和49.9%,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2013年1月,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3升2降。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新订单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转暖。原材料库存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是2011年5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由降转升。从业人员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持续减少。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0%,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供货时间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7.2%,比上月显著上升3.9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持续上涨,本月涨幅明显加大。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9%,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较为乐观态度。
2. 央行月末果断放水 1月净回笼量缩减至3千亿
昨日是1月份最后一期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果断“加码”。周四开展了1000亿7天逆回购,创下该品种操作量的近3个月新高,这不仅令公开市场结束了连续四周的净回笼,也令2013年首月公开市场净回笼量缩减至3000亿。
昨日央行开展了1000亿7天逆回购,继续量增价平。尽管操作量较本周二增量超二成,但利率却继续维稳于3.35%。 至此,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590亿,结束了此前连续四周的净回笼。
7天逆回购“加码”的原因,主要是近期临近春节,短期资金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需求略增,但同时,由于7天逆回购并不跨春节期限,因此央行也并未大幅增量,仅较本周二增加逾两成。
尽管如此,与去年12月公开市场净投放不同,2013年首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了净回笼。其中,1月前四周连续净回笼,仅在月末最后一周实现净投放,显示公开市场更为精准的调控。
3.多地下调外贸目标求质不求量
据了解,2013年外贸目标,比2012年的10%可能会有大幅下调的可能,预计将与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步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多家机构预计2013年的经济和外贸形势时,认为比2012年要大为好转。比如1月26日公布的中国科学院报告认为,2013年全年GDP增速为8.4%左右,进出口增速在8.5%左右,出口、进口的增速分别是8.3%、8.6%。
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大大低于10%的外贸目标。
商务部将下调2013年的外贸目标,已经在地方出现了端倪。除了目前沿海的广东、江苏等出口大省下调新一年的出口增速外,西部出口迅猛增长的重庆也将外贸目标下调至25%,比去年的50%下降一半。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刘雪琴指出,中国目前出口额已经占到全球10%以上,再快速拉动出口迅猛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需要从过去的追求数量增长,转为追求质量增长的新模式。下一步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可以加快,此即促进出口结构的改善,进而使得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有所增加。
4.中央一号文件力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昨日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为主线,要求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文件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比如,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时就要求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
在土地政策方面,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扩大登记试点范围,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据记者了解,自2008年开始,农业部就在全国挑选了8个县开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2011至201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50个县。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对记者透露,“今年试点范围还将继续扩大至150个县,为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