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经济景气增长带动下,部分地区部分货物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加剧;公路运输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但受治超影响运价水平有所上涨;水运价格在高位小幅波动;民航客运供求趋向平衡,价格有所上升。预计2005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运输需求也将继续保持旺盛增长。
铁路货运紧张
2004年,面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铁路主要依靠内部挖潜,降低车辆中转、停留时间,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5月份以后,国铁日均装车连续超过10万车,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国铁完成货物运输发送量21.78亿吨,比上年多1.8亿吨,同比增长9%。货运总周转量1828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其中货运周转量扣除货运总周转量中的行包运输周转量完成181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9%。
但铁路货物运输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运输能力不能完全满足需求。2004年,国铁用户申请用车日均近30万车,而铁路只能满足35%左右。由于绝大部分铁路运力用于重点物资运输,其他货物运输供求形势更加紧张。目前,京沪、京广、京哈、陇海等主要干线,以及进出西南、东北地区的主要通道,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均已达到或接近100%,大秦铁路等主要煤运通道运量都大大突破了设计能力。
铁路运输出现供求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受我国铁路路网规模、技术水平限制,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铁路运输价格水平长期偏低,各种运输方式比价关系不合理,也加剧了铁路运输紧张状况。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运价水平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明显偏低,大量适宜公路、水路运输的货物转向铁路。二是大宗低值货物,运输需求大幅增长,运输供求矛盾突出;而部分高附加值、轻浮货物对运输服务质量、速度要求较高,铁路运量呈下降趋势。三是公路运输治理超限超载期间,公路运价显著回升,铁路运输形势明显趋紧。
预计2005年,铁路运输需求也将继续保持旺盛增长。我国铁路运输密度已居世界首位,继续依靠内部挖潜提效增加运力供给的空间有限。铁道部开始实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了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扩能改造的投入力度,但新增投资形成运输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近期内,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矛盾仍会比较突出。
民航运价稳定
2004年,民航各国内航空公司完成旅客运输量1.21亿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782.3亿客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8.4%和41.1%。其中国内航线不含香港、澳门地区航线旅客运输量1.06亿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319.8亿客公里,同比分别增长36.7%和36.1%。全部航线平均航班客座率69.59%,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71.1%,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基本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供求平衡点平均航班客座率70%,部分航线在运输旺季供求关系趋于紧张。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去年4月20日出台后,适逢民航运输生产进入旺季,总体执行情况较好。5-10月处于运输旺季,票价水平有所提高,平均达到每客公里0.61元,相当于基准价的81.3%,比《改革方案》实施前的1-4月提高了0.04元,提高幅度为7%。11-12月,民航运输进入淡季,形势发生了变化。11月,航班客座率保持在71.8%的较高水平,但平均票价水平下降到每客公里0.55元;12月,平均票价水平略有回升,为每客公里0.57元,但客座率下降到65.4%。
2005年,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水平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一方面,国内航空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而民航总局也正在采取措施,适当控制新增飞机数量和飞行时间,避免运力增长过快。这些,都有利于防止市场再次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为稳定价格水平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引发价格水平下降的因素仍然存在。2005年,各航空公司计划增加飞机128架,机队规模将由2004年底的760架增加到888架。民航体制改革后,航空公司进行了重组,企业规模扩大,对价格水平和经营效益下滑的承受能力得到增强,一旦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仍有可能出现恶性价格竞争。
水运价格波动
2004年全社会水路货运量完成17.94亿吨,同比增长13.5%;货物周转量完成4041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1.3%;客运量完成18145万人次,同比增长5.9%;旅客周转量完成66.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3%。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0.7亿吨,同比增长23.3%,其中外贸完成11.5亿吨,同比增长19.2%;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1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7.0%。
受需求拉动影响,自2003年下半年水运价格大幅度上涨以来,2004年水运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2005年2月25日为1122点,一年前为1035点;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分别为1641点和1550点,波幅不大。目前水路市场运价保持基本稳定,秦皇岛至华东、华南市场煤炭运价分别保持在每吨60-65元和每吨80-85元;大连至华东、华南市场粮食运价分别保持在每吨60-65元和每吨90-95元;宁波、舟山至南京原油市场运价保持在每吨55-60元。
预计2005年水运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际航运市场持续繁荣,国内煤电油运仍会紧张,港口吞吐量和水路货运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受需求拉动影响,预计2005年水运价格还将保持高位运行,但考虑到近年来新建造的部分船舶运力将陆续投放市场,预计运价水平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公路运价微升
2004年公路运输市场形势总体比较良好,供求基本平衡,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6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8765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3.9%;完成货运量122亿吨,货物周转量7597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5.6%和7.0%。
虽然各地对公路客运价格普遍实行政府指导价,但总体上看,除“五一”、“十一”黄金周和春节期间外,客运价格执行都不到位。2004年全国公路客运价格水平在每人公里0.10元至0.40元之间不等,其中普通客车在普通公路上运行的运价约为每人公里0.10元,高档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运价为每人公里.25-0.40元。公路货物运输由于竞争激烈,执行市场调节价,且不同地区、不同货类运价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看,东南部地区运价高,西北部地区运价低;煤炭、砂石等大宗、低附加值货物运价低,家电、服装、蔬菜等高附加值或运输时效强的货物运价高;普通货物运价低,危险货物、零担货物运价高。2004年,由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超限超载专项整治工作,促使公路运价水平有所回升。据交通部统计,目前全国公路不同货品运价在每吨公里0.30-0.70元之间,平均0.55元左右。
2005年,预计道路运输市场供求仍将保持基本平衡,客运价格基本维持2004年的水平,但考虑到随着高档客车的增加,实际运价水平可能略有上升。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加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化,货运价格可能会保持稳中略升的态势,但考虑到国家不断加大清理整顿道路收费站点工作力度,以及加强收费公路管理、规范车辆通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预计货运价格水平涨幅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