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都与森林资源锐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解决好森林问题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近30多年来世界森林资源有两种趋势:一是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大幅度下降,二是发达国家的森林资源缓慢增加。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森林资源增加的幅度,世界范围的森林资源仍在大面积减少。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森林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森林利用也逐渐从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从工业利用向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方面转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林业发展战略,以适应国际社会和国家发展对林业发展和 环境保护的需求。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高度和深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森林经营模式将向不断增强森 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方向转变。
许多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林业在解决薪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林业的发展虽然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的广度确实令人鼓舞:而且发展的目标由最初的单一生产目标和简单的发展目标很快向生产目标、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发展目来,随着人们对森林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森林利用也逐渐从 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以及从工业利用向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方面转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林业的生态公益功能不断增强。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林业发展战略,以适应国际社会和国家发展对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高度和深度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森林经营模式将向不断增强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方向转变。
国际贸易在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世界木材总产量不断增加。但供需矛盾却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林产品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和森林经营水平极不平衡,各国林产品供求关系也不尽相同,国际林产品贸易额将越来越大,这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许多国家对原木出口逐渐加以限制,在林产品贸易中,原材料如原木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在加工产品中,初加工产品如锯材等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深加工产品如人造板、 纸浆和纸制品等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森林工业,特别是深加工工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之一。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使森林资源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生物技术为良种培育、无性系林业、组织培养等开拓了新的天地,电子技术和各种自动检测、控制技术对提高森林集约经营水平、木材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木材加工连续化和自动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遗传工程更为林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新材料技术使森林的用途进一步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已从科学计算阶段和单项管理阶段 进入了信息系统管理阶段。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给林业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正在不断将各项高新科技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和实践。今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交差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在林业各个领域的应用将日益广泛,并将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发展。